我非少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4話 歇山頂,盜藝江湖外傳,我非少年,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春來淡淡的說道:“歇山頂是唐朝中期王侯多采用的葬制,陝西那邊發現過幾個公主墓,用的就是歇山頂。發現的雖然不多,但那都是很考究的墓葬,不過”。
我問道:“不過什麼,你不是說這下面沒多大嗎?”。從摳開的幾塊瓦當來看,這座墓葬好像不小。現在挖到的是斜面下沿,如果再向上挖,很可能挖到脊瓦。
張春來說道:“不過這個不太像是唐朝的歇山墓葬,還真像是供著不知是哪路神仙的廟”。我叫他閉嘴,想那麼多幹嘛,古代很多事情我們今天的人都說不準,尤其這土裡的東西就更難說了。他拿那些道聽途說的東西,很難佐證什麼。下午在山上,張春來說起溜山的時候,也說那種地勢的山坡,建墓的可能性不大,建所廟宇倒是有可能,山神土地,隨便是啥都有可能。當時以為玩笑,畢竟風水這東西誰敢說自己學的是真的。
歇山頂是建築式樣,現在的民居至今都有保留。真正的歇山墓葬,是三到四塊漢白玉雕刻成墓頂歇山形狀,整個墓室大小隻有幾米長寬,都是小規模的墓葬,而眼下這個要大得多。
我用手按住罐頭瓶口,火苗漸漸的熄滅了,擔心紅蠟燭火苗會引爆墓室裡腐敗的氣體。讓張春來後退,我們現在是在第二個坳子,留下張春來的罐頭瓶,我將瓦片抽出來幾塊。
張春來交給我一個細鐵絲纏成的線球,叫我把罐頭瓶捆腰上,他又把我拽回來,自己鑽下去。很小的時候每到過年,村裡的孩子們都提著這樣的罐頭瓶粘上蠟燭的燈,嘰嘰喳喳的打鬧。今天有種小時候過年的感覺,不由得又拿起罐頭瓶點亮。一切都要小心,尤其這樣的小鬥,我們可沒丁曉東那些探氣秘藥。張春來這是看我手把生疏,處理不了這麼複雜的情況。
手裡牽著一根尼龍繩,張春來緩慢的爬出來,這都是趙叔叔家的儲物倉庫裡的東西。用力一拉,尼龍繩另一端帶著幾個瓦片被他拽出來,稀里嘩啦的響。
一米多的坳子一點也不會感覺到狹窄,張春來把幾片瓦片立在地表的土堆上,用來迎風,留下一片我們拿在手裡。沒有氣體出來,只是手裡的瓦片散發出一股濃重的黴味。土下潮溼發黴,這種味道很正常,如此濃烈很可能是墓室中有積水。
張春來疑惑的說道:“奇怪,這麼薄的瓦片這麼硬,現代加工出來的瓦可沒這個硬度,歇山頂的墓葬大多都是唐代,我師父說過,歇山頂是由三四塊楔形漢白玉連成的,從上方根本不可能開啟,除非把上面的封土全挖開,還要使用起重裝置大揭頂才行”。
擦去表面泥土,張春來仔細端詳手中的瓦片。我說這沒啥稀奇的,現代的瓦大多采用石棉,質量難說好壞。這片正面光滑發亮,雖然很薄,但是卻有點像燒製過的樣子。“八寶琉璃瓦”張春來喃喃道。
琉璃瓦是南宋後期才大量使用的材料,雖然早已有之,但是使用琉璃瓦建墓,南宋之前確實很少,原因無他,只因當時的琉璃瓦造價並不便宜,漢代的一些記載中也出現過琉璃瓦的記錄,那是官家主辦建造的大型廟宇宮殿,製造工藝和南宋不可同日而語,選料也有所不同。青綠是主要色調,也有灰黃的,因為表面光滑發亮,在南宋後期多是拿來做廟宇建築材料,因為那時候燒製琉璃的材料成本下降了許多,很多地方民眾,修建祖師宗廟也能使用得起。
也有一種傳說,八寶琉璃瓦質地細膩,嚴絲合縫的壘砌之後就有很好的密封性,本身又堅硬,所以裡面多用來安裝硝石黃磷製成的火油,遇到空氣就爆炸燃燒。
“真要是廟宇咱就撤,山神土地還好說,大不了給他上柱香。弄不好是什麼狐仙蛇仙,那可就攤上大事了”我說著,就想鑽回去先看看,俺們東北人信這個,吃都不敢吃,別說招惹,嚇死也不敢啊!
張春來緩緩的說道:“現在挖開的封土,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