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少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6話 飛屍,盜藝江湖外傳,我非少年,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張春來伸手想要拿棺內的東西,被我阻止。那個東西不知道是什麼,咱們最好別動。
“咱們兜一圈,靠牆走”我道。地形像個凸字,就在裡面走一圈,靠牆走最保險。棺蓋開啟,腳印落下,正主完全起屍的。以我的路數,首先要搞定那東西才行。
五個券洞的祠堂,顯然是廢棄的,不然不會將這口女棺放置在這裡,顯得很隨意。張春來說,只有棄之不用的破廟祠堂,在一些特殊時期,會拿來放置棺木。比如有些住在離村落較遠的散戶,家裡最後一個孤寡老人離世,附近的村落會把人收斂,人多可能讓逝者入土,人少錢少就有可能把棺木往廢宅裡一放了事。這不是鄉里盡不盡人事的問題,而是錢的事,這種情況在明清兩朝末期都有。
“這我知道,東北在日俄戰爭之後,這樣的村子多了去了”我說道:“反覆爆發的大瘟疫,就是冬季土凍,無法處理屍體的原因。不止明清兩朝,歷朝歷代這種事多了去了”。
走過轉角,東牆上滿是賴嘟嘟的爛泥。一看便知,這是石磚縫透過來的水,因為流淌慢,才會在石磚一端粘留這麼多泥土。按方位來算,牆那邊是探溝,這前輩也不知道是技藝高超還是糟糕,探溝的位置明明是貼著東牆,已經快要打出整面牆。“他居然沒進來”我道。
“話不能說太早”張春來說道:“爛泥的痕跡就是牆後探溝的樣子,離牆這麼近,那個前輩看是肯定能看出來。也許就是這前輩就是判斷下面是個廢棄祠堂,所以才沒下來”。紅燈籠照出的高度不夠,還有一種可能,那前輩也是從上方進來,只因咱們看不到上面的情況。張春來還對飛屍之說放心不下,我告訴他有時間咱們再詳細聊飛屍,我爺爺就是在一本1850年前後,由廣州同心書局出版的《明清異聞錄》裡找到飛屍的詳細說法,不過嘛!在前後仔細推敲之後得出結論,那只是一本少量加入明清兩代讀物當中的奇聞異事所寫的志怪小說。什麼書都是一樣,不是某些人修改之後重新翻刻就是他原著的書籍,這要看出處,1989年出版的《聊齋志異》,誰敢說作者是他自己,不是蒲松齡。
那種東西當成是一種異類讀本還行,畢竟那些怪力亂神的東西有市場,要是把那當成真實存在的東西,那就完了。
‘咯吱咯吱’
一陣密集的聲音響起,張春來和我都是一驚。那分明就是堅硬的爪子撓門聲音,稀里嘩啦,碎土落下的聲響不絕於耳。張春來將鐵鍬換手,他在準備神仙箍。但是轉頭看看旁邊的形勢,根本無法施展。“怎麼偏偏這時候響起”張春來小聲道。
“人氣”我說道:“是咱們兩個身上的人氣,離那醒屍越來越近了,使它動量又上一層”。以往時常聽說,某人到了棺槨近前,棺槨內就傳來細碎的爪子聲響,這不是突然發生,也不是情節需要必須在那個時候響起。必須在人靠近了才會發生,是因為人身上的生氣,引動了醒屍。不用大驚小怪,但凡墓室和地下世界當中,有棺槨就有殭屍,這要是不正常,那有個什麼東西正常,難不成墓室有個遊樂場才合理?
我提醒張春來,這時候可以做個抉擇,是轉身離去,還是上去拼一把,你說了算。聲音已經顯示,那醒屍爪尖已然出體成型,並且攻擊性很強。這裡施展不開神仙箍,只能是我上去近身纏鬥,而且我還沒有十足把握。醒屍我是不怕,只是動手前必須想好每一步。
“你必須支援我,就用鐵鍬,必要的時候上去砍頭”我說道:“鬼手行屍術一旦開始必須全神貫注,那時候我照顧不到你,但會給你留出空擋,你必須自己找準時機”。
張春來點頭,我當先穿過藤蔓。
只過了幾株厚實的藤蔓,前方豁然開朗。這裡就是下來之前,石樑上看到的藤蔓稀疏位置。燈籠火光只能照到前方几米遠,東牆角已經在眼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