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顧然知道的太多了
老雪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章 顧然知道的太多了,中科院來娛樂圈撈人!黑粉全蒙了,老雪糕,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眾人思考了半天,回覆什麼的都有。
有的說工業轉移,有的說沒有登月的動力,有的說資料丟失。
但都沒說到正點上。
顧然繼續啟發:“接下來讓我們把視線拉回到六十年前吧。”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醜國和蘇聯分別圍繞洲際導彈進行研發,在1960年前後,第一款洲際導彈,分別部署到兩國軍隊。”
“這個還沒有太讓人詫異的地方,因為無論是蘇聯的R-7還是醜國的宇宙神,都是在德意志V-3火箭上的爆改,屬於是力大磚飛式的進步,”
“但自此之後,科技的發展,發生了突變,”
“一九六一年,尤里·加加林乘坐東方一號,進入太空。”
“同時醜國的登月計劃拉開帷幕。”
顧然握著水杯,目光凝重的看著攝像頭,平靜的說道:“大家不感覺,這個跨度太大了嗎?”
洲際導彈,像是蓋房子。
二戰時期德意志的V3火箭打好了地基,
在第一宇宙速度和衝壓發動機比衝的理論指導下,只要不斷添磚加瓦,總能飛的越來越遠。
如果按照正常的科技發展速度,劇情應該這樣發展:六十年代之後,科學家們發現,當燃料加的足夠多之後,洲際導彈就變成了可以進入太空的火箭,於是軍備競賽的主流方向,開始從洲際導彈轉變成人造衛星。
但似乎,他們跳過了這個步驟,
直接把競賽拉近了載人航天專案。
載人航天,和洲際導彈就完全不是一個賽道了。
力大飛磚不難,
但力大飛磚的同時,還要保證宇航員安全進入太空並且安全返回。
這就很恐怖了。
因為它考驗的不單單是發動機技術,還有通訊技術、材料技術、自動化技術、遙感技術、測控技術等等等等。
在顧然的啟發下,彈幕上也熱烈了起來。
“真的假的?洲際導彈六十年代美蘇才正式裝備?”
“洲際導彈前腳剛裝備,後腳加加林就進入太空了?”
“聽起來有點嚇人啊。”
“這麼一說是有點奇怪,從洲際導彈直接跨越到載人航天,這技術都從哪兒來的?”
觀看直播的趙恆在家人群裡艾特了趙航,發了個訊息:“看直播了嗎?”
趙航回覆道:“在看,這孩子是誰?見解很獨特啊。”
“他說的問題,你怎麼看?”
趙恆是材料學掃地僧,對航空航天天體物理的瞭解並不深,
但他對這個問題的興趣卻是一點兒也不比專業的人少。
往常顧然賣關子的時候,他只能耐著性子去等,但今天不一樣,
今天有專業的人在。
趙航是天體物理的權威,在航天航空領域也算是如數家珍了。
半晌,趙航回覆道:“這個問題很難回答,當年美蘇太空競賽的時候,我們基本沒有任何參與的資格,所以基本上也沒有去收集過任何情報,”
“不過他提的問題確實有一定見地,現在回頭去看,那段時間美蘇強的有些過於可怕,甚至有些不合邏輯。”
趙恆問道:“阿波羅計劃是真的嗎?”
趙航給了一個相對保守的答案:“目前國際上的宣傳口徑說是真的,我國對外也是這個態度,當然質疑的聲音一直都有,畢竟這確實有些不可思議。”
有人總會說醜國之所以能夠登月,是因為當時傾注了全國之力。
可載人登月,就和做數學題一樣。
沒有那個能力,你就算把頭髮一根一根薅光了也做不出來。
……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