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葉老的弦論
老雪糕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47章 葉老的弦論,中科院來娛樂圈撈人!黑粉全蒙了,老雪糕,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從六百人到二十五萬人,
顧然思考了很多方法,始終行不通。
因為一五二五期間,沙蘇的工程師援助?
他搖了搖頭,按照他了解到的歷史,沙蘇工程師赴華的時候,不是他們主動教學培養華夏人才,而是我們晚上學俄語,白天去跟著旁聽。
這份被動的學習,培養不出來數十萬的工程師隊伍。
像技校實習那種模式?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這樣類似填鴨式的培養,似乎是能培養出那麼些工程師隊伍出來的。
但這樣的問題是,雖然能夠在數量上達到,但實際上理論水平十分堪憂。
用來操作機器尚有餘力,但用來推進核工業、導彈工業的龐大科研計算,根本無法做到。
兩彈一星專案的完成,顧然將其描述為用手搓和用算盤計算,
但實際上想想,背後的問題很大。
因為在那龐大且繁瑣的計算量之下,哪怕是用計算機,也避免不了犯錯和失誤,
而用算盤計算,
相當於把計算機的執行壓力,分攤到了每一個人身上,
而彼時華夏戈壁灘上隱姓埋名的數萬科學家,就像是計算機上一個又一個元器件。
任何一環的失誤,都可能導致整個計算的滿盤皆輸。
所以,這就意味著,實際上那二十五萬工程師隊伍,並非魚龍混雜濫竽充數,而是已經具有一定科研實力和數理基礎的高階知識分子。
但問題在於,短短十年,
從六百到二十五萬,
這怎麼可能做到?
顧然竭盡思慮,始終想不到一個實現的辦法。
基礎數理,到積分、高等數學,核物理等知識的積累,作為義務教育普及之後的新世紀青年,顧然知道,這一路走來過五關斬六將有多難。
別說放在五六十年代,
就是放在二十一世紀,現代教育如此發達的當下,
想要達到可以直接參與核研究的水平,
恐怕也得從幼兒園開始補課,寒窗苦讀十二年,然後大學進修四年。
甚至都得是其中的佼佼者,才能達到那個水平。
而回望七十年前,他們居然只用了十年。
顧然搖了搖頭:“我很敬仰葉老,從丁院長、胡院長身上,說葉老桃李滿天下,我也絕對認同,但是說葉老一人培養了二十五萬名工程師人才儲備,我想不明白。”
“在那個環境下,國人凝聚力高漲,有著極為集中的注意力和充沛的求知慾,我理解。”
“但是學習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從九九乘法表,到一元一次函式,到求導,到積分,這是必經之路,在加上我記得剛建國的時候,我們的文盲率是非常高的,別說物理基礎,就是識字比例都不高。”
“更不用說,葉老創立了軍工五院,所有的精力基本上都在軍工發展上面,我不是質疑您對於葉老的崇敬,我只是真的想不明白他是怎麼做到的。”
聽著顧然誠實的反饋,米非凡並沒有介意。
因為這事情聽起來,的確有些匪夷所思,米非凡雖然沒有經歷過那個時期,
但是他從父輩那裡也得知了當年的一些情況。
“你應該不知道,在五十年代的時候,葉老也提出了一個和你類似的理論,”米非凡道:“應該是叫弦論,和物理界1968年提出的弦理論不一樣,葉老的理論有很強的應用性。”
“基本弦,”顧然喃喃道:“我去和葉老解釋單位波理論的時候,他和我提過。”
“葉老和你提過?”米非凡意外到:“自從這個理論被葉老喊停之後,在所有的資料中就已經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