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朝堂風雲,戰和之爭
洲子A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章 朝堂風雲,戰和之爭,亂世崛起:邵仕龍的平天下,洲子A星,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正值蛇年新春之際,本該是舉國歡慶、萬民同樂之時,可朝堂之上卻陰雲密佈,一場關乎國家命運的激烈爭論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
皇宮大殿之中,雕樑畫棟在黯淡的光線中失去了往日的輝煌,金磚鋪就的地面冰冷而堅硬,彷彿也在預示著即將到來的艱難抉擇。皇帝端坐在龍椅之上,面色凝重,眼神中透露出疲憊與憂慮。他的目光緩緩掃過殿下的群臣,心中滿是無奈與彷徨。
殿下,大臣們早已按品級站定,個個神色各異。文官們身著錦繡朝服,手持笏板,面容嚴肅;武將們身披鎧甲,腰佩寶劍,身姿挺拔,卻也難掩臉上的焦急。空氣中瀰漫著緊張的氣息,壓抑得讓人喘不過氣來。
“諸位愛卿,如今邊疆戰事吃緊,敵軍屢屢進犯,我朝子民深受其害。今日召集大家前來,就是要商討應對之策。到底是戰是和,還望諸位暢所欲言。”皇帝的聲音在大殿中迴盪,打破了長久的沉默。
話音剛落,一位年邁的大臣顫顫巍巍地邁出一步,此人正是內閣首輔陳大人。他清了清嗓子,緩緩說道:“陛下,老臣以為,如今我朝國力雖不算衰弱,但連年征戰,百姓早已疲憊不堪。若再貿然開戰,恐會加重百姓負擔,激起民怨。況且敵軍來勢洶洶,我軍雖有勇將,但勝算也難以預料。依老臣之見,不妨暫且求和,先穩住局勢,再從長計議。”
此言一出,立刻引發了一陣騷動。不少文官紛紛點頭表示贊同,他們深知戰爭的殘酷,也明白國家需要休養生息。一位年輕的文官站出來補充道:“陳大人所言極是。戰爭不僅會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還會導致無數生靈塗炭。我們身為朝廷官員,應當以百姓的福祉為重。求和並不意味著懦弱,而是為了給國家爭取更多的發展時間。”
然而,武將們卻對求和的主張嗤之以鼻。一位身材魁梧的將軍大步向前,他是鎮守邊疆多年的李將軍,此刻滿臉怒容,大聲說道:“求和?簡直荒謬!敵軍如此囂張,屢屢侵犯我朝邊境,燒殺搶掠,無惡不作。若我們就此求和,豈不是向天下人示弱?我堂堂天朝大國,怎能容忍這般屈辱?我願率領大軍,與敵軍決一死戰,定要將他們趕出我朝領土!”
李將軍的話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在朝堂上掀起了軒然大波。武將們紛紛響應,他們的眼神中透露出堅定與決心,彷彿已經看到了戰場上的硝煙瀰漫。一位年輕的將領激動地說道:“李將軍說得對!我們不能怕了那些侵略者。將士們在邊疆浴血奮戰,就是為了守護國家和百姓。若此時求和,如何對得起那些犧牲的將士?”
朝堂上頓時分成了兩派,一派主張求和,一派力主強硬反擊,雙方各執己見,互不相讓,爭論聲此起彼伏。
主張求和的大臣們認為,戰爭只會帶來更多的破壞和損失。他們列舉了近年來戰爭給國家經濟帶來的沉重負擔,以及百姓生活的困苦。他們強調,只有透過和平談判,才能避免更多的流血犧牲,為國家創造一個穩定的發展環境。
而主張反擊的武將們則堅決反對求和。他們認為,敵軍的野心是無止境的,求和只會讓他們更加囂張。只有透過戰爭,才能徹底擊敗敵人,扞衛國家的尊嚴和領土完整。他們還表示,將士們士氣高昂,早已做好了戰鬥的準備,只要皇帝一聲令下,他們必將勇往直前。
皇帝靜靜地聽著大臣們的爭論,心中十分糾結。他深知戰和之策都關乎國家的命運,任何一個決定都可能帶來不可挽回的後果。求和,雖然可以暫時避免戰爭的損失,但卻可能讓國家陷入長期的屈辱和被動;反擊,雖然可以扞衛國家的尊嚴,但戰爭的勝負難以預料,一旦失敗,後果將不堪設想。
此時,一直沉默不語的宰相王大人緩緩邁出一步。他目光深邃,神色沉穩,一開口便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陛下,諸位大人,依臣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