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粒花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十七章 初五上班,重生回到1984年,九粒花椒,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原本唐媽是不幹的,因為農村有個風俗就是要還錢就年前還!但大年初一初二的不能還!不然不吉利!
但唐朝堅決反對,誰讓現在是唐朝當家呢!所以幾個姑姑一來唐朝就拿出來了一千塊還了他們!
都說富在深山有遠親窮在鬧市無人問,因為唐朝這一操作後面兩天來唐朝家的親戚竟然多了,原本以前躲著唐朝他們家的也都冒出來了!
話說這幾天唐媽,為了能好好地顯擺一下自家那優秀的兒子,簡直是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
她每天都緊緊地拉住唐朝,不停地吹噓個沒完沒了。這不,搞得唐朝在接下來的整整兩天裡,連曬曬太陽這種最基本的享受都成了一種奢望。
可憐的唐朝,整天面對著一群連名字都叫不上來的親戚們,那種感覺別提多彆扭、多難受!
然而,就在大年初五這天,他終於迎來了救星——村長張因明!原來,早在過年前的時候,大家夥兒就已經商量好了兩件大事:一是給村子通上電,二是集資開辦村合作社。
可問題來了,對於這些事情,一竅不通的張村長完全摸不著頭腦啊,於是乎,他第一時間就想到了村裡現在公認的大聰明——唐朝。
這不,張村長風風火火地趕到了唐家,見到唐朝後便開門見山地說:“哎呀,我說小唐啊,這才大年初五呢,叔就得麻煩你來幫忙幹活啦,你不會怪叔吧?”
唐朝一聽這話,立馬苦著臉回應道:“張叔啊,您看看,我還是個未成年人呢,這才大年初五!您這麼早就把我抓來當壯丁,合適嗎?”
張村長倒是毫不客氣,直截了當地回道:“嘿,我不找你還能找誰喲!如今你們家在咱村裡那可是數得上的富裕戶,可其他鄉親們還都在貧困線邊上苦苦掙扎著呢,你難道不該伸出援手幫襯一把嘛?”
“我說張叔,我家可還欠你家兩千塊錢呢,要說有錢也是你家有錢。”唐朝直接點明道
“我那可是幾代人的老本,誰像你家這生意可是長久的。在說你這幾天反正在家應會付那些親戚也無聊,我這是解救你。你還不領情。”張叔說道。
你可別小瞧這句話,它竟然猶如一把鑰匙,精準地開啟了唐朝內心深處的那扇門。沒法誰讓唐朝這幾天被自家那些八竿子打不著的親戚弄煩了!
就在大年初五這天,唐朝和張村長意氣風發地帶領著村裡十幾位朝氣蓬勃的年輕小夥子,轟轟烈烈地開啟了一項浩大工程——挖掘電線坑和豎立電線杆。
眾人齊心協力,揮汗如雨,鐵鍬與泥土相互碰撞發出的聲響交織成一曲激昂的勞動樂章。
經過將近兩天馬不停蹄的努力奮戰,終於將全村的電線杆穩穩當當地豎立起來了。不得不說,這次任務能夠如此順利且高效地完成,還得多虧了大夥在前一年就未雨綢繆,早早備齊了各家所需的電線杆。
等大家弄完後,張村長面帶微笑走過來向唐朝詢問道:“唐朝啊,關於咱們村合作社的打米機房選址問題,你有啥想法不?”
唐朝微微眯起雙眼,陷入沉思。他回憶起前世 90 年代時村子裡開設的那家打米機房,當時的位置恰好選在了村小學的對面。那裡不僅緊挨著入村的變壓器,電力供應充足穩定;
而且由於周邊好幾個村莊的孩子們都會來本村小學讀書,人流量較大。更為重要的是,那個地段正好位於大路旁邊,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堪稱絕佳。
想到這兒,唐朝胸有成竹地回答道:“村長,我覺得可以把打米機房設在村小學對面那塊兒!”
“為啥呢?為什麼不弄在村子裡?”
於是唐朝解釋說道:“就在那個地方吧,一是用電方便,二是其它村來打東西也方便;這樣人家才願意來我們這兒!”
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