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半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章 初到沙坪壩,漂泊在廣東的那些年,霍半百,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出了重慶火車站,就是重慶有名的地標性建築——兩路口。
這個年代的重慶,整個城市的建築,給人的感覺,還是有些老舊。
兩路口是個地勢相差很大的地方,從火車站出來,想去坐去往沙坪壩的公交車,就必須爬上一個高高的坡。
從火車站出來的旅客,多半都會帶著些行李,如果自己帶著一堆行李去爬這個坡,那真是有些累。
於是,一個叫做“棒棒”的職業,就應運而生了。
所謂“棒棒”,就是一個人,一根木棒,兩根繩子,靠體力幫客人搬運貨物,賺取勞力報酬。
火車站附近的“棒棒大軍”規模相當龐大,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一旦看見有行李比較多的客人,他們就會主動上來招攬生意。
“棒棒”這二字,用重慶話和普通話分別說出來,那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感覺。
反正,周正第一次聽到重慶話版本的“棒棒”二字時,就不由自主的愛上了。
周正的行李有點多,兩臺樣機,一個行李箱,加起來也有四五十斤,看他自己提,還真是很為難。
正好,他也可以體會一把僱傭“棒棒”的感覺了!
聽到旁邊有人不斷地在出價和還價,他大概也知道了,根據客人行李的多寡和路途的遠近,“棒棒”的費用,在兩元到十元不等。
隨即,一個“棒棒”看著他行李比較多,就上來主動詢問他,是否需要找個“棒棒”幫忙搬執行李。
隨即,兩人談好了三元錢的價格,這個“棒棒”三下五除二就把他的行李捆綁好了,放在了棒棒的兩頭,健步如飛的走在了前面。
周正跟在後面,感覺爬這個坡都有些累,心裡不由感嘆道,果然是“存在就是合理”的!
重慶這座城市的歷史和文化底蘊,就隱藏在這座城市裡的各個角落裡。
只要你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即使是在重慶城內隨意的遊走,就都會有所收穫。
周正跟著“棒棒”挑著的一堆行李,一會就到了公交站臺,這裡就有去往沙坪壩的公交線路。
周正給“棒棒”付了錢,還說了聲“謝謝!”
“棒棒”也很客氣的說,去沙坪壩的車很多的,馬上就會來了。然後健步如飛的趕緊離開了,去搶下一趟的生意。
出差之前,周正對這趟重慶之行,就做好了心理準備。
會有些艱苦,相當的艱苦!
這趟出差,公司給予周正的出差補貼,僅僅是六百塊錢一個月。所以,他也只能選擇坐公交車。
這六百塊錢,是包含了住宿、餐費、交通等所有補貼在內的差旅補助。
其實,說直白點,就是每個月給了周正六百塊錢的住宿費,讓他換個城市來工作。
按照公司的計劃,他在重慶可能要待上半年,不僅要開拓市場,更需要把市場做起來。
這個差旅費的補貼標準,放到現在這個年代,估計都不夠職場老鳥們一天的出差費用。
不一會,去往沙坪壩的公交車緩緩駛入站臺,周正拎著行李上了車。
重慶市內的公交車,整體上看著,比深圳市內的公交車,要破舊了許多。
車廂內有些擁擠,他放好東西,拉著扶手,目光便投向了窗外。
車子駛過一段路後,周正看到了一片老街區,街道雖然顯得有些破舊,但街邊有許多小吃店和雜貨店。
這瀰漫於市井的煙火氣,讓這座城市,充滿了生機。
公交車到了沙坪壩重慶大學附近,周正便下了車,按照行人的指引,找到了一家小旅社。
公司的財務李姐就是重慶人,出發之前,她就告訴周正,到了重慶後,可以住在重慶大學附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