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阿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8章 李青出征,一統大宋,我是阿鐸,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陛下,李成洙將軍一向忠誠於國家,他的投降必有隱情。王溫大人的話,恐怕不能全信。”見到了呈上來的首級,鄭忠信依然不肯相信,畢竟他與鄭忠信曾是好友,無論如何他也不願意相信自己的好友會做出如此的事情來。
王溫的臉色一沉,他冷冷地看著鄭忠信,心中暗自盤算。
“鄭忠信,你有何證據證明李成洙的忠誠?”王溫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威脅。
鄭忠信直視王溫的眼睛:“我沒有證據,但我有直覺。李成洙將軍不會無緣無故投降,這其中必定有陰謀。”
朝堂上的氣氛頓時緊張起來,王溫的眼中閃過一絲殺意,他轉向王俁,聲音中帶著悲痛:“陛下,鄭忠信竟然在朝堂上公然質疑您的判斷,這是對您的不敬。臣建議,將鄭忠信立即處決,以儆效尤。”
朝堂之上,已經沒有了王溫的對手,就連宰相裴南成也無話可說,此前王俁已經將所有軍權交給了王溫,現在他才是這裡實際的掌權人。
王俁自己也知道,現在王溫才是那個實際掌權的人。最終,他無奈地點了點頭,下令將鄭忠信拉出去斬首示眾。朝堂上的大臣們紛紛低下了頭,他們不敢直視鄭忠信那堅定的目光。
王溫隨即說道:“自從梁山軍踏入我高麗國境以來,屢戰屢勝,前有李成桂將軍半路遭遇埋伏,後有李成洙陣前投降,這都說明,我們這個朝堂上,有和梁山沆瀣一氣的奸細!”
此言一出,無不譁然,那些平日和王溫作對的大臣們,更是知道自己已經大禍臨頭。
隨後的時間裡,王溫在朝堂中大肆清洗,每一個被他點名的人,都無一例外地被指控為梁山軍的同謀,被拖出朝堂,斬首示眾。
在這場清洗中,王溫的權力越來越集中,他的手已經伸到了朝廷的每一個角落。他利用梁山軍的威脅,進一步加強了自己的權力,他宣佈,為了對抗梁山軍,他需要更多的資源和權力,他要求所有的官員都無條件地支援他。
王溫的野心和殘忍讓朝堂上的大臣們感到恐懼,而此時的梁山軍,也正在慶州休整,郭猛決定在這裡留下宋江,讓他照顧好慶州城,他自己則繼續率領大軍,前往江陵。
王溫的清洗也傳到了郭猛的耳中,郭猛對吳用和蔣敬說道:“此人狼子野心,不得不防,等打下了這高麗國,必須給他來個徹底的清洗。蔣敬,你在高麗國已有人脈,你暗中收集王溫的罪證。”
大軍休整半個月後,郭猛決定繼續向前出征,眼下只有一座江陵城等著他,只要打下江陵,王京就在眼前,這高麗國就唾手可得了。
郭猛看著江陵城的地圖,蔣敬早已瞭解到江陵城的情況,江陵城坐落於朝鮮半島的中部地區,三面環山,形成了天然的屏障。城池的北面是連綿不絕的山脈,為江陵城提供了堅固的後盾,東面是肥沃的江陵平原,是高麗國的主要糧食產區,而西面則是險峻的峽谷,易守難攻。
所謂攻心為上,梁山人馬這一路,讓高麗國各地的百姓無不知曉梁山軍的威名,而為了動搖江陵城的軍心,郭猛已經派人在江陵城中散佈流言,王溫與梁山軍勾結,企圖謀朝篡位。
在江陵城的緊張氣氛中,流言如同瘟疫一般迅速蔓延。王溫篡位的流言,成為了城中百姓和士兵們茶餘飯後的談資。
在江陵城中,士兵們開始對王溫的忠誠產生懷疑,士氣受到了嚴重的打擊。一些士兵甚至已經準備倒戈,他們不願意為一個背叛國家的王爺賣命,百姓們更不用說,不信任感在民間逐漸積累。
王溫並不知道這流言到底從何而起,查不出源頭,就只能禁止訊息的傳播,凡有敢當街談論此事者,以動搖軍心論處。
在高麗國的朝堂之上,氣氛凝重而緊張。梁山大軍的逼近,使得王京的最後一道防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