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阿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14章 水淹太原城,一統大宋,我是阿鐸,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子時未至,太原城外的智伯渠在夜色中泛著幽光。李俊立於船頭,鐵甲上凝結的夜露混著赤鱗草汁的腥氣,手中分水刺在月光下劃出一道寒弧。他望著遠處晉水上游隱約可見的堤壩輪廓,嘴角勾起冷笑——這座由春秋智伯瑤為攻晉陽而建的古老水渠,歷經千年滄桑,今夜將成為破城利器。
\"童家兄弟,帶五十水鬼潛入閘口。\"李俊的聲音冷如堅冰,\"晉水西岸的暗樁全數拔除,寅時三刻必須鑿穿壩基!\"童威、童猛領命躍入水中,腰間的鯊皮囊裡裝著遼東赤黍——這種遇水膨脹的異種糧,正是堵塞洩洪口的絕佳材料。
寅時的更鼓剛響,太原城頭的張雄正倚著箭樓酣睡。昨夜他剛在城西慶功宴上痛飲三壇汾酒,夢裡盡是梁山水軍溺斃晉水的幻景。突然,腳下青磚傳來震顫,城樓簷角的銅鈴瘋狂作響,驚得他踉蹌撞翻燭臺。
\"報——!\"親兵連滾帶爬闖入,\"智伯渠方向傳來巨響!\"張雄撲到女牆邊,只見遠處山巒間騰起十丈高的白浪,裹挾著百年古木與巨石轟然而下。那水聲如千軍萬馬踏破山河,震得城牆磚縫滲出細沙——正是李俊掘開晉水上游堤壩,引千年古渠之水傾瀉而下。
第一波洪峰撞上城牆的剎那,太原城彷彿被天神巨掌拍擊。三丈高的包鐵城門發出令人牙酸的呻吟,門軸銅釘迸射如雨。項忠率三百親衛死守甕城,卻見洪水從洩洪口倒灌而入,水中漂浮的遼東赤黍遇水膨脹,將鐵閘卡死。轉瞬間,甕城化作旋渦地獄,重甲士卒如鐵秤砣般沉底。
\"快上城牆!\"徐嶽嘶吼著砍斷吊橋鐵索,卻見第二波洪浪已至。這次的水流裹挾著李俊特製的火油櫃——木櫃撞上城垣即碎,黑油遇水不滅,反在水面燃起幽藍烈焰。守軍驚恐發現,洪水竟似有靈性般避開梁山軍旗,直撲晉軍防線。
卯時初刻,太原城牆在洪水中發出最後哀鳴。東北角敵樓地基被暗流掏空,十丈高的磚石結構轟然坍塌,露出智伯渠千年未見的猙獰面目——當年智伯瑤為淹晉陽所建的引水暗道,此刻成了埋葬田虎軍的死亡通道。李俊的艨艟戰船乘風破浪,船首特製的破城錐借水力直插缺口。
\"放天浮!\"李俊揮動令旗,二十架飛江器械從船尾彈射而出。這些以赤鱗草汁浸泡的浮橋元件遇水即漲,眨眼間在洪流上鋪就進攻通道。石寶率重斧手踏浪衝鋒,流星錘砸碎最後一道柵欄時,太原西城已化作澤國,浮屍塞川。
張雄退守鐘樓,金絲鎖子甲上沾滿親衛的鮮血。他望著樓下汪洋中漂浮的\"田\"字帥旗,忽然狂笑不止。徐嶽拼死架起他欲從密道逃生,卻見水道中早有阮氏兄弟的蛙人持弩以待。
當李俊的飛江艦撞碎鐘樓琉璃頂時,張雄最後瞥見晉祠方向升起的狼煙——那是喬道清按約焚燬田虎宗廟的訊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