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阿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0章 潞州回憶,一統大宋,我是阿鐸,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瓊英伏在排水渠中,聽著頭頂巡城兵的腳步忽密忽疏。當第三隊兵卒經過時,她將紅繩繫著的鈴鐺卡進石縫。北風捲著銅鈴清音飄上城頭,正在查驗城防的葉青猛然攥緊雉堞——這是當年他教瓊英的《破陣曲》起調。

\"取本官的穿雲箭來。\"葉青突然張弓對準城外黑影,箭矢卻故意偏斜三寸。羽箭扎進土牆的瞬間,尾羽上纏著的布條露出半截梨花圖樣。值更士卒舉著火把趕來時,只見老教頭頹然扶額:\"人老了,眼力不濟了。\"

五更天,郭猛用箭矢送回的布條在燭火上烘烤,漸漸顯出潞州水系圖。\"葉教頭在暗示銅鞮山水道。\"劉慧娘將輿圖覆在沙盤上,\"三日前田虎剛命人拓寬此處河谷。\"

瓊英忽然拆開束髮的銀簪,簪頭旋出粒藥丸大小的磁石:\"義父當年在我簪中藏此物,原是為防迷路。\"磁石吸起沙盤鐵屑,在銅鞮山東麓聚成箭頭形狀——正是田虎暗設的伏兵位置。

葉青捧著新鑄的箭鏃踏入晉王宮時,田虎正在撕扯羊肉。右手抓起佈防圖拍在案上:\"都說梁山軍斷糧,為何探馬報說銅鞮山有炊煙?\"

\"王上請看。\"葉青將箭鏃按進地圖,油汙恰好蓋住梁山真正的屯糧處,\"此乃今晨拾得的梁山西寨箭矢。\"箭頭上沾著的黍米已然黴變,卻是他連夜用潞州陳糧炮製的偽證。

田虎霍然起身,鎏金甲撞翻酒樽:\"難怪連日見他們打撈河底沉谷!點五千精兵,給本王燒了這些黴糧!\"

瓊英伏在銅鞮山鷹嘴巖,看著田虎大纛轉過三道山樑。她解下背上杏黃旗揮出三折,山間頓時驚起三十隻馴養的信鴿——羽翼皆染梁山特有的靛青色。

葉青立馬於中軍陣前,忽然搭箭射落領頭青鳶。拾起墜落的鴿足銅管,向田虎高聲疾呼:\"果真是梁山傳訊禽!糧隊必在東北谷!\"待大軍呼嘯轉向,他悄然將銅管碾入泥中,管中空白紙條被馬蹄踏碎。

申時二刻,當田虎前鋒踏入乾涸的河谷時,葉青突然勒馬驚呼:\"這河道新痕怎是半月前所刻?\"話音未落,上游忽然傳來悶雷聲——公孫勝早算準春汛時辰,開閘放下的不是洪水,而是三千捆點燃的枯葦。

濃煙蔽日間,瓊英望見義父的白鬚在風中飛揚。老教頭正揮劍斬斷田虎的令旗,吼聲穿透戰鼓:\"潞州的冤魂看著呢!\"當年被他偷偷救下的三十潞州子弟,此刻突然反戈,將\"替天行道\"大旗插上田虎的金鞍馬。

葉青的手指撫過銅鞮山隘口的巖壁,指尖沾著潮溼的青苔。遠處梁山軍的戰旗在暮色中翻卷,他卻彷彿聽見十年前的哭喊聲穿透時空,混著血腥味的寒風從潞州方向呼嘯而來。

記憶中的潞州城頭飄著黑煙,遼軍鐵蹄踏碎晨霧。十四歲的葉青蜷縮在染血的糧車下,看著義兄被長矛挑上半空——那漢子昨日還在教他辨識星象,此刻腸肚卻掛在遼將的馬鞍旁晃盪。城牆缺口處,守將的頭顱被釘在“忠烈千秋”的匾額上,瞪裂的眼眶裡插著半截箭矢。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三國,匡扶漢室!

子衿青衫

豐饒小姐的萬界之旅

溫子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