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阿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章 清真山異動,一統大宋,我是阿鐸,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魯智深倒拔的新柳栽在忠義堂前,樹根捆著繳獲的遼國戰鼓。鄧元覺的混鐵禪杖嵌入青石三寸,裂痕恰好構成九宮陣圖。鄒淵叔侄率三百力士扛來太行山岩,石料堆疊方式暗合《武經總要》的城防要訣。

武松試演新式朴刀,刀背血槽竟可藏七枚透骨釘。當他旋動刀柄機栝射穿三寸木板時,卞祥送來的河北新麥正被夯入糧囤——麻袋裡混著赤鱗草籽,遇火即燃。

顧大嫂的獵叉挑開太行陘道荊棘,叉尖繫著的銅鈴與解珍的虎牙項鍊共鳴。她們佈下的捕獸夾夾住金國細作時,機關訊息已用契丹文重設。山士奇送來的河北山鹿正在林中繁衍,鹿角上繫著的紅綢,實為測量伏擊距離的標尺。

孫安獨坐韓信嶺殘碑,擦拭著當年田虎所賜的寶刀。刀身映出雲層裂縫,彷彿看見喬道清在幽州榷場佈下的八卦迷陣。馬靈的風火輪碾過邊境線時,卞祥耕作的軍屯田裡,新苗已抽穗三寸。

當最後一顆將星歸位,郭猛推開觀星閣的檀木窗。河北新鑄的銅錢在月光下泛青,錢紋中的暗記正與高麗船隊的夜梟旗遙相呼應。劉慧娘手中的羅盤突然磁針狂轉——這不是地磁異動,而是三千里外金國鐵騎南下的徵兆。

晁蓋從仁州港寄來的海東青掠過忠義堂,爪間錦囊裝著倭國九州地圖。公孫勝在星圖上勾連紫微垣,連珠的星辰恰如梁山佈防的七十二座烽燧。更漏指向寅時三刻,山腳下傳來新鑄犁鏵破土的清響,那曾是田虎佩劍熔鑄的春耕之音。

正當公孫勝祭起七星燈時,朱貴疾步闖入殿中。他懷中密信沾著衛河的水腥氣:\"清真山宋江受封招討使,吳用率李逵、董平往大名府去了!\"信紙在香爐上燻出暗紋,竟是索超的禁軍腰牌拓印。

郭猛冷笑擲出鎏金箭,箭簇釘在沙盤上的清真山方位:\"好個霹靂火秦明,竟讓戴宗這神行太保混入我梁山水寨。\"劉慧娘轉動渾天儀,銅晷突然指向盧俊義生辰對應的天狼星位——那裡正被清真山的青羅傘蓋遮蔽。

柴進忽展摺扇,扇面顯出水滸寨舊圖:\"陛下可記得,盧俊義當年在麒麟莊擺下的九宮陣?\"他指尖點在玉麒麟紋樣上,\"若讓吳用說動這位大師兄,清真山便如虎添翼。\"

\"所以朕要親赴大名府。\"郭猛解下赤龍袍,露出內襯的玄鐵軟甲,\"煩請柴兄坐鎮河北,徐寧扼守雁門,林沖、史文恭隨朕星夜南下。\"他忽然將監國印按在柴進掌心,\"若朕有失,這大周國璽...\"

\"陛下慎言!\"柴進翻掌亮出袖中魚腸劍,\"臣已密令解珍解寶潛入衛河,張橫張順的船隊過不了臨清閘!\"

暮色降臨時,九鼎中的鐵水終於凝成十二面星辰幡。陳麗卿的鳳翔騎已換上繪著周天星斗的輕甲,馬鞍暗格裡藏著劉慧娘新制的霹靂雷火彈。公孫勝在觀星臺撒出硃砂,砂粒隨風飄向東南,竟在大名府方位聚成麒麟形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越三國,匡扶漢室!

子衿青衫

豐饒小姐的萬界之旅

溫子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