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小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4章 甬道迷蹤,星穹道衍,神秘的小藍,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青銅甬道內壁的八卦紋路泛著幽綠色熒光,陸淵的登山靴踩在刻滿甲骨文的金屬地面上,發出空蕩蕩的迴響。他抬手擦去防護面罩上的水霧,探照燈光束掃過前方三十米處的拐角——那裡堆積著七具身披玉斂葬的屍骸,與三天前在祭祀坑發現的形制完全相同。
"空氣成分異常!"耳麥裡傳來林玥的警告,"氧氣含量正在以每秒03的速度下降,甬道在吸收遊離氧分子!"
陸淵低頭看向手腕上的檢測儀,錶盤顯示他們已深入地下四百米。甬道傾斜角度達到17度,沿著正東方向延伸,這個方位恰好對應著凌家灘遺址出土的玉版八卦"震"位。他蹲下身,用毛刷拂去地面浮塵,露出下方交錯的榫卯結構——七千年前河姆渡人的建築智慧,此刻正與三星堆青銅工藝完美融合。
"發現碳化稻穀!"林玥的無人機群傳回熱成像畫面,"在你左前方五十米的壁龕內,年代測定顯示八千年?這不可能!"
陸淵快步上前,探照燈照亮了鑲嵌在青銅牆壁中的陶罐。罐體表面繪製的魚紋屬於典型的仰韶文化,但罐內碳化穀物卻釋放著跨湖橋遺址特有的輻射頻率。當他伸手觸碰罐體時,腕間的磁山玉珏突然發燙,星火境能量自動流轉,在掌心凝結出河姆渡遺址的幹欄式建築虛影。
"小心!"林玥的尖叫與金屬斷裂聲同時響起。陸淵本能地翻滾躲避,原先站立的位置被三條青銅鎖鏈洞穿。鎖鏈末端連線著司母戊鼎碎片組成的機械臂,鼎耳處浮現的《九章算術》公式正在改寫周圍的重力引數。
陸淵甩出登山鎬勾住壁龕邊緣,身體懸空的瞬間看到令人窒息的景象——整面青銅牆壁正在液化,數不清的矽基蜉蝣幼體從液態金屬中析出。它們口器中滴落的酸性黏液在空中凝結成甲骨文形態,每個文字都在釋放熵增輻射。
"用火種共鳴!"林玥的無人機群投射出良渚玉琮的全息影像。陸淵扯下脖頸處的碳化稻種吊墜,將其按在陶罐表面的魚紋上。八千年前的文明火種在此刻甦醒,稻穗虛影穿透青銅牆壁,將最近的機械臂熔解成磁山文化石磨盤的碎屑。
突然,整條甬道劇烈震顫。陸淵抓住飛蕩的登山繩,看到前方三百米處的穹頂正在開裂。裂縫中垂下的青銅根系表面,赫然浮現著紅山文化勾雲玉豬龍的紋路。那些本該屬於新石器時代的玉器圖騰,此刻正在與三星堆青銅器產生量子糾纏。
"重力場倒轉!"林玥的聲音帶著電磁干擾的雜音。陸淵感覺身體突然失重,整個人被甩向開裂的穹頂。他在空中調整姿勢,星火境能量在背後凝聚出河姆渡獨木舟的虛影。當舟艄觸及青銅根系時,八千年前的碳化木料突然萌發新芽,根系表面的玉龍紋路竟退化成跨湖橋遺址的蘆葦編織紋。
著陸的瞬間,陸淵的洛陽鏟插入地面裂縫。他借力蕩入穹頂裂縫,探照燈光束照亮了隱藏在青銅甬道上方的密室——直徑二十米的球形空間內,懸浮著三百六十枚曾侯乙編鐘的微縮模型。每口鐘的甬部都鑲嵌著殷墟甲骨文碎片,此刻正隨著《周髀算經》的韻律自動演奏。
"這是聲波武器化裝置!"林玥的分析資料在面罩顯示器上滾動,"編鐘陣列正在改寫地下水的分子結構!"
陸淵的星火境能量突然沸騰,他感受到脊椎處的維度鏈正在與編鐘音律共振。當他伸手觸碰最近的編鐘時,鐘體表面的甲骨文突然活化,凝結成《孫子兵法》"虛實篇"的立體沙盤。沙盤中的量子士兵手持青銅鉞,沿著大汶口文化的陶尊紋路發起衝鋒。
"兌位歸藏!"陸淵暴喝一聲,磁山玉珏迸發出凌家灘八卦陣的輝光。當"兌"卦方位亮起時,編鐘陣列的音律突然紊亂,三枚鐘體表面的甲骨文褪化成屈家嶺文化的蛋殼陶紋。他趁機甩出登山繩纏住鍾架,借力躍向陣列核心。
球形空間中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