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籌軍費君臣議遼餉
趙破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4章 籌軍費君臣議遼餉,明末:懶漢的逆襲人生,趙破奴,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凌衛明此刻覺得還是裝糊塗為上策,故作驚訝地說道:“什麼?流寇跑了?何時發生的事?”
王承恩得到崇禎示意。趕忙走到書案旁,拿起前方戰報,遞到凌衛明手中。
凌衛明接過,佯裝仔細閱讀,許久之後,才緩緩開口說道:“眼下軍情十萬火急,流賊已然分兵突圍,如今想要再集結數省之力對其進行圍困,可謂難如登天。
依臣之見,為今之計,必須抓住關鍵所在,集結我方優勢兵力,果斷出擊,力求將其徹底擊潰!”
周延儒聽聞,心中不以為然,當即反駁道:“哼,還用你說,闖王高迎祥此刻已經被孫傳庭緊緊咬住,難以脫身。
照此情形,用不了多久,必定死於他手。”言語之間,滿是對凌衛明觀點的輕視與不屑。
凌衛明並未動怒,只是微微一笑,鎮定自若地說道:“流寇之中,我倒是並不特別擔憂高迎祥,此人空有虛名,不過是靠著那些人吹吹打打,把位置抬高了。
相反,這個李自成,僅僅帶著幾千兵馬,就有膽量流竄至河南、安徽等地,足見其頗有勇略。
臣以為,此人將來必定會成為大明的勁敵,不可小覷。”
崇禎面上並無其他特別的神情,旋即轉頭問道:“兵部有什麼意見?”
兵部尚書吳宗達見皇帝問詢,上前一步,恭敬地拱手行禮後,沉穩地建言道:“凌大人所言極是。臣才疏學淺,在當下局勢中,實在難以精準地分辨出究竟哪一股賊軍已然有了做大的跡象。
然而,臣以為進剿之事,宜早不宜遲。如今聽聞金人與蒙古各部之間正起摩擦,暫時無暇南顧。
此等天賜良機,實乃我大明之幸。當下理應緊緊抓住這個空擋,儘快調兵遣將,方為上策。”
崇禎神色凝重,思索片刻後說道:“陳奇瑜必須問罪,內閣當從速擬定其罪名。如今總督之位空缺,此乃關乎剿賊大局之事,兵部覺得何人可以擔此重任啊?”
言罷,崇禎皇帝的眼睛快速地瞟了一眼凌衛明,卻只見這廝竟然沉默不語,仿若失了神一般,只是緊緊地盯著地面發呆,崇禎心中暗自惱怒。
吳宗達見狀,趕忙回應道:“陝西三邊總督洪承疇,此人守邊多年,功勳卓著,素有赫赫戰績。以微臣之見,此次正適合由他帶兵進剿。只是……”
崇禎已然有些不耐煩,皺起眉頭,提高了聲調說道:“只是什麼!這是議事,不必吞吞吐吐。”
吳宗達小心翼翼地說道:“只是,當下軍餉尚無力籌足。陛下明鑑,軍中若無餉銀,縱使軍官們心懷報國之志,可士卒們無餉可領,情形堪憂。
輕者,他們會消極應戰,作戰不力;
重者,甚至可能倒戈從賊。如此一來,即便調再多的兵,也不過是給流寇白白送去兵員罷了。”
崇禎聽聞,又下意識地瞄了一眼凌衛明,只見這貨依舊毫無眼力見,都到了這般緊迫的時候了,也不知出個主意給自己分憂。
崇禎心中不禁暗自嘆息,無奈地嘆道:“又是錢!前去追擊李自成的部隊,到底追回了多少軍餉!”
吳宗達趕忙回答:“前線部隊傳來訊息,那筆軍餉只追回了一百二十五兩,已然被軍官用於激勵士兵了。
不過倒是送來一百多顆賊軍首級,現今正催著兵部給他們結算獎勵。”
崇禎怒髮衝冠,猛地伸出手掌,重重地拍在御桌之上,那聲響如洪鐘乍鳴,震得整個宮殿似乎都微微顫抖:“無恥至極!朕即便日日深居宮中,亦能料想到那些首級其中的貓膩!
二百萬兩的軍餉,費盡周折卻僅追回一百多兩?簡直是豈有此理!來人啊!速去將此將軍的府邸抄沒!抄得一乾二淨!”
皇帝盛怒之下,龍顏大怒,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