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榮國府的具體佈局
林妹妹是我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2章 榮國府的具體佈局,穿成賈母后全府跟我搞事業,林妹妹是我的,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張算科普,可跳過,按規矩今天會補一張。)
京城之中有寧榮街,寧榮街呈東西走向,其東端設有東街門,西端則設有西街門。
東街門、西街門,門面牌坊高度都達數丈之高,且分別設定了正門及左右兩側兩座稍小一些的側門,每座大門上方皆懸掛著一塊巨大的匾額。
那匾額材質上乘,做工精細,其上龍飛鳳舞般地書寫著“寧榮街”三個大字。
其往來車馬,街市之繁華,人煙之阜盛,自與別處不同。
寧府與榮府相鄰而建,二者皆位於寧榮街的北側,中間僅有一條狹窄的小巷相隔。這兩座府邸皆是坐北朝南之向,氣勢恢宏,莊嚴肅穆。
其中,寧國府坐落於寧榮街東側,榮國府則居於寧榮街西側。儘管位置有所不同,但兩府面向街道的門面卻幾乎一模一樣,其大門之間的距離不到一箭之遙,約莫二百餘米。
寧國府還是榮國府,在其正門上方都有一塊匾額,匾額上分別書寫著“敕造寧國府”以及“敕造榮國府”這五個大字,熠熠生輝,引人注目。
不僅如此,正門兩側還各自蹲伏著兩隻威武雄壯的大石獅子,此外,正門乃是三間獸頭大門,氣派非凡。然而,平日裡這正門通常緊閉,鮮少開啟,人們大多選擇從東西兩角門或者通往後街的後門進出。
榮兩府的整體格局大致相同,都是由中路、東路以及西路等多個進院所構成。前部區域作為府邸之用,而後部空間則被精心打造成了一座美輪美奐的花園。
兩府中路的建築序列更是如出一轍。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宏偉壯觀的大門,接著是莊重肅穆的儀門,再往裡走便是寬敞明亮的大廳,穿過大廳之後又能見到內儀門,最後抵達的才是尊貴無比的正堂。
賈母所居住之處乃是榮國府西院,緊鄰著西角門,是一座佈局精巧的五進四合院。
若從西角門進,則先到賈母院的垂花門。
賈母院子的垂花門向外一側的梁頭上雕琢著精美的雲頭形狀圖案,彷彿一朵朵輕盈飄逸的雲彩鑲嵌其上。而在那雲頭下方,則懸掛著一對造型別致的倒懸短柱。
這些短柱的柱頭朝下低垂,其頭部更是精心雕刻成了花萼與雲朵交相輝映的美妙模樣。
垂花門為何處?舊時人們常說的“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二門”即指此垂花門。
穿過這道垂花門之後,便可以看到兩側各有一條蜿蜒曲折的抄手遊廊。抄手遊廊是向兩旁環抱的遊廊設計。因其如兩手在胸前互動插在袖筒裡,四面相通,故稱“ 抄手遊廊 ”。
正中是穿堂,放有紫檀架子大理石屏風,繞過屏風,眼前呈現出一間小巧而精緻的三間廳房。
這三間廳房內掛滿了各種色彩斑斕的鳥兒,有靈動可愛的鸚鵡,還有婉轉啼鳴的畫眉等等。這些鳥兒原本被懸掛在穿山遊廊廂房那裡,但由於賈母覺得太過吵鬧,便吩咐將它們移至此處。
若有賈政、賈璉、江梧等人前來拜見賈母,通常都會先在三間廳稍作等待,待賈母傳召之後方可進入。
從三間廳往後走,便能看到一處規模宏大的正房大院。
這座大院的正面建有五間氣勢恢宏的上房,左右兩側則是蜿蜒曲折的穿山遊廊廂房。由於賈母生性喜好安靜,因此如今這裡僅僅種植了幾盆素雅清幽的花草作為點綴。
這五間上房中,居於中心位置的便是明間。它空間開闊,可以用作接待賓客的客廳。每當賈母想要召喚家人或者與眾人商議事情、閒聊家常時,都會選擇在這裡進行。
位於明間左側的依次是東次間和東梢間,右側則是西次間和西梢間。其中,東西梢間皆被佈置成溫暖舒適的暖閣。
當初,賈母出於對寶玉的疼愛之情,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