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四八章 講解《傷寒論》中的一些用藥特點
萍水相逢總是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四八章 講解《傷寒論》中的一些用藥特點,女朋友劈腿後,我在鄉鎮醫院崛起,萍水相逢總是緣,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稍稍停頓了片刻之後,葉青雲接著說道:“其二嘛,則是考慮到有形的陰液難以迅速生成,相比之下,無形的陽氣才是當下急需穩固之物。”
“況且,一旦陽氣得到恢復,人體的氣化功能便能迴歸正常狀態,屆時陰液自然而然地就能夠逐步恢復過來啦。正所謂‘陽生則陰長’,說的便是這個道理!”
這正如陸淵雷所說:“津傷而陽不亡者,其津自能再生,陽亡而津不傷者,其津亦無後繼,是以良工治病不思津傷而虞陽之忘。”
“這也是張仲景的一大特點:注重固護陽氣,當然,桂枝加附子湯中,本來就有芍藥、大棗、甘草,有一定的酸甘化陰的效果。”
大家聽得連連點頭。
“嗯,我現在講第二個例子了,今次講一個增加藥量的例子,桂枝加桂湯,出自《傷寒論》第117條:燒針令其汗,針處被寒,核起而赤者,必發奔豚,氣從少腹上衝心者,灸其核上各一壯,與桂枝加桂湯,更加桂枝二兩也。”
“這是一個誤用燒針發汗而導致的不良後果,醫者本來目的是透過燒針來刺激身體來促使出汗,從而達到治療的效果。然而如果在針刺後沒有妥善保暖,導致針刺部位受寒,就可能引發不良反應 。”
“當針刺部位受寒後,可能會出現區域性面板起核並呈現紅色,這種情況被稱為“核起而赤”。這是身體的一種反應,表明寒邪已經侵入。一步發展下去,可能會導致”奔豚“病的發生,其症狀表現為氣從少腹(腹部)向上衝至心臟,患者會感到胸部不適甚至疼痛。”
“對於這種情況,古代醫家推薦採取兩種方法來治療。首先,可以透過灸療(用艾葉點燃後燻烤或灼燒面板)針刺部位的紅腫核,以驅散寒邪。”
”此外,還有另一個頗為嚴重的不良後果需要引起重視。當患者錯誤地使用燒針來發汗時,他們的心陽會遭受損傷。此時,位於下焦的寒氣便會抓住這個機會,順勢而上,引發奔豚症狀的出現。“
”當然啦,導致奔豚發作其實還存在著另一種緣由。那便是病人親眼目睹醫生拿著如此粗大的針具刺向自己身體的時候,內心不由自主地產生了強烈的驚恐之感。”
“這種感覺通俗來講就是極度的恐懼。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在《金匱要略》這部醫學典籍當中就明確提到過:‘病有奔豚者,往往是因受驚而發病所得啊’!”
”說到這裡,咱們再來看一看這桂枝湯。原本它的功效在於解除肌肉表層的風邪。然而,醫聖張仲景卻特意增加了桂枝的用量,而且一加就是多達五兩!他這樣做究竟意欲何為呢?”
“其目的正是要充分發揮桂枝的特性,並使之與甘草相互配合,透過這種巧妙的組合,可以實現辛甘化陽的奇妙變化,最終達到溫補心陽、強健君主之火的效果,從而有力地震懾住下焦的寒氣,使其不敢肆意妄為。”
”在這裡,讓我再給大家多講述一個例子,那便是醫聖仲景的用藥特點。特別是針對那些心陽已然受損的患者,仲景通常情況下都不會使用白芍這一味藥材。“
說到此處,葉青雲或許是講得有些口乾舌燥了,他稍稍停頓了一下,而就在這時,眼尖的梁無忌趕忙將一杯清水遞到了葉青雲面前。
與此同時,陳太恆也趁機向葉青雲發問道:“葉院長啊,這到底是為何呀?既然您說仲景在心陽受損時不用白芍,可為何這個桂枝加桂湯裡卻並未將白芍去除掉呢?”
只見葉青雲輕抿一口水潤了潤嗓子後,不緊不慢地解釋道。
“仲景之所以在心陽不足時避免使用白芍,其中緣由在於白芍此藥,它的味道發酸,且性質微寒。更為關鍵的是,其藥性屬於陰柔之性,並具有一定的收斂作用。“
”如此一來,如果對心陽已經受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