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看常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2章 水利功成後,規劃展新猷,穿越大明成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常看常贏,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水利功成後,規劃展新猷

暮色裡的北斗閘口泛著粼粼波光,李明掌心摩挲著墨玉扳指上的北斗刻痕,遠處觀瀾亭的銅鈴在江風中忽急忽緩地響著。

新修的七十二道閘門倒映著霞光,在水面拼出的半幅海疆圖隨波盪漾,倒叫他想起昨夜在貨船底倉發現的南洋香料——那些胡椒與肉桂的碎屑,此刻正混著新麥香氣縈繞在鼻尖。

\"大人當真要在秋汛前啟動二期工程?\"宋訥枯竹似的手指捏著黃綢奏摺,官服下襬的血漬已凝成深褐色塊。

老尚書說話時,腰間掛著的那串戶部銅鑰叮噹作響,倒像是給遠處更夫的梆子聲打拍子。

李明轉身時袖中星火陶罐閃過微光,映得治水圖上暗礁標記如同星子躍動。

他注意到宋訥刻意用奏摺遮住腰間玉帶——那裡本該懸著黃冊庫的銅印,此刻卻繫著半截斷裂的犀角帶鉤。

\"宋尚書可聞過新修水渠邊的麥香?\"李明指尖掠過沙盤上微縮的閘口模型,金絲楠木雕刻的齒輪沾著新鮮桐油,\"這些麥田三年前還是鹽鹼地。\"他忽然彎腰從青磚縫裡拾起顆麥粒,對著夕陽照出琥珀色光暈。

宋訥的喉結在鬆垮的官領裡滾動兩下,袖中露出半截染血的麻繩:\"應天府今晨急遞,光是維護現有閘門,每年就要耗去三個縣的賦稅。\"他說著將奏摺拍在沙盤邊緣,震得代表漕船的貝殼模型簌簌顫動,\"更別說大人還要在福建增設十二座分水堰!\"

暮色中忽然傳來木槳破浪聲,沐春帶著兩個泥腿子工匠抬著樟木箱撞進門來。

年輕將領玄甲上沾著新鮮紅土,靴底還粘著半片棕櫚葉:\"按大人吩咐,從爪哇商船卸下的橡膠木都浸過桐油了。\"他說話時目光掃過宋訥斷裂的犀角帶鉤,嘴角浮起若有若無的笑意。

李明用火摺子點燃沙盤旁的青銅鶴燈,跳動的火苗將他的影子投在治水圖上,恰巧遮住泉州灣的暗礁標記:\"若是把漕運關稅提高半成,專款用於養護呢?\"他忽然將麥粒彈進鶴嘴燈盞,爆開的麥香裡混進些許焦甜。

\"荒唐!\"宋訥枯瘦的手掌拍在案几上,震得硯臺裡的硃砂濺出星點,\"加稅豈是兒戲?

去年嘉興府為著加徵三厘商稅,鬧出多少...\"話說到半截突然噤聲,老尚書猛地攥住腰間銅鑰,鑰匙齒卡進掌心紋路里。

李明袖中陶罐突然迸出藍焰,將牆壁暗格裡新繪的海運圖照得透亮。

他伸手取下沐春甲冑上掛著的棕櫚葉,葉脈在火光中顯出奇異的銀線:\"何須加稅?

單是運河兩岸新墾的三萬畝麥田,秋後收成便抵得上兩個州的常平倉。\"

觀瀾亭方向忽然傳來編鐘聲響,驚起蘆葦叢中的夜鷺。

沐春適時開啟樟木箱,露出成捆的橡膠木料,斷面滲出琥珀色的樹脂:\"這些南洋硬木做閘門襯墊,比松木耐用五倍不止。\"他說著用刀尖挑起塊樹脂,遇火竟發出清冽的松香。

宋訥怔怔望著樹脂在火焰中拉出的金絲,忽然想起什麼似的摸向空蕩蕩的犀帶。

暗室角落裡傳來細微的機括聲,牆上治水圖竟緩緩捲起,露出後面標註著南洋商路的牛皮輿圖。

老尚書官靴上的血漬不知何時蹭到了海運圖的瓊州灣位置,倒像是給某處暗礁做了標記。

\"啟稟大人!\"門外突然跌進個滿身塵土的小吏,懷中抱著裂開的陶罐,幾十枚沾著紅泥的銅錢滾落在地,\"臨江村徵調的民夫...昨夜跑了三成!\"他說話時眼睛偷瞄著宋訥的斷帶鉤,袖口露出半截嶄新的犀牛皮護腕。

李明彎腰拾起枚銅錢,指尖抹去紅泥露出下面的官鑄印記:\"傳令下去,參與修渠的農戶可按工時折抵秋稅。\"他忽然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抄家流放,搬空皇家庫房發家致富

是空有呀

都市:白月光蔣南孫在我隔壁?

朱雀之志

四合院:火葬場復活,眾禽嚇尿了

四環如風

上交自己後,我靠撿垃圾成了國寶

衛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