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乙貴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5章 失不再來,我在北魏的鐵血生涯,天乙貴人,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們和駝隊一起出發,這樣會省去很多麻煩。

我們都知道魏晉時期是門閥政治,說白了就是當官的後代永遠都當官,平民的後代無論你多麼優秀永遠是平民。

西晉時期是司馬皇族執掌天下,東晉是因為司馬氏的“八王之亂”被北方的少數民族趕到東南。

東晉是由所謂的氏族門閥所控制,類似於種姓制度。歷數東晉百餘年曆史,一流門閥總共有五個:琅琊王氏、太原王氏、潁川庾氏、陳郡謝氏和龍亢桓氏。東晉主要由他們控制和影響朝政。

首先是琅琊王氏的王敦、王導兄弟護衛著司馬睿在建康立國。

然後王家順勢就掌管了東晉朝政,王導坐鎮中樞,成為東晉朝廷實際的掌權人,王敦任揚州刺史,掌管東晉帝國大部分的軍隊。於是就有了“王與馬共天下”的歷史經典。

後期因為王敦叛亂,從此琅琊王氏在朝中不能一家獨大,其它頂級門閥趁勢崛起。書法家王羲之就是王導和王敦的堂侄。

穎川臾氏的庾亮做了司馬紹的國丈,司馬紹重用了王導和庾亮。在庾亮死後,其弟庾懌、庾冰、庾翼全面掌管東晉朝局,庾氏達到了頂峰。

由於庾氏人才斷檔,在庾翼死後,庾氏後繼無人,很快就沒落了,新的門閥崛起,取代庾氏成為了東晉掌權者。

龍亢桓氏的桓溫娶了南康公主,在庾翼去世後,很快就代替庾氏鎮守荊州。

桓溫透過滅掉成漢,幫助東晉收復巴蜀,得以聲名鵲起,在朝中有了很大的根基。再之後桓溫透過三次北伐,建立了赫赫軍功。特別是第二次北伐收復洛陽之後,桓溫更是在朝中一手遮天。

桓溫死後,弟弟桓沖和謝安在淝水之戰打敗苻堅。桓衝死後,桓溫之子桓玄,擊敗司馬道子父子,掌控朝政,登基建立楚國。

一年之後被劉裕擊敗,桓氏自此沒落,桓氏族人基本被殺。

陳郡謝氏的謝安、謝玄,謝氏家族因為主導的淝水之戰取得了極其輝煌的戰果,謝氏頃刻間在東晉各地綻放,成為東晉當時第一大門閥。

謝安由於聲譽和政治才能榮升東晉宰相,而謝家其它子弟,如謝尚、謝萬、謝石、謝玄、謝琰等人也各領強兵遍佈方鎮,特別是謝玄的北府兵,無敵於天下。從此,謝氏家族的人幾乎壟斷了東晉王朝的軍政大權,形成了與皇族司馬氏\"共天下\"的局面。

不過後來,謝氏被司馬道子排擠出朝廷,東晉隨即進入了末期混亂之中。

太原王氏在謝安之後掌控了朝局,因為是進入東晉末期,後來太原王氏被權臣劉裕屠戮。

東晉皇族唯一能奪取權利的機會來了,謝安和桓衝死後,其它門閥人才凋敝,出現了數年的權利真空。

晉孝武帝和他的弟弟司馬道子聯手收取士族門閥的權利,一時間其它門閥莫敢與之爭鋒,就連勇悍的軍閥劉牢之都偏安一隅。

司馬兄弟雖然有些爭鬥,但是軍政大權基本回歸司馬氏。

關鍵時刻,晉孝武帝司馬曜酒後戲言廢黜寵妃張貴人,導致張貴人一怒之下叫來心腹宮人將熟睡中的司馬曜用被子捂死,對外宣稱其在睡夢中魘崩。

結果新帝根基不穩,朝政又落入了門閥氏族手中。

當然這些都是後話。

慕容垂就很會挑選時機,東晉的謝玄和桓衝已死,東晉沒有人能挑起大梁。慕容垂攻取翟魏時,東晉也無法掣肘,只能睜眼看著。

翟遼新死,翟釗繼位,皇帝寶座屁股都沒有坐熱,權利機構還沒有運轉,慕容垂就對翟魏發起全面戰爭。慕容垂對戰爭時機的選擇把握得很好!

只是我沒有想到西燕慕容永選擇坐山觀虎鬥,妄想讓翟釗消耗慕容垂的實力。

結果是恰恰相反,翟釗被慕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抄家流放,搬空皇家庫房發家致富

是空有呀

都市:白月光蔣南孫在我隔壁?

朱雀之志

四合院:火葬場復活,眾禽嚇尿了

四環如風

上交自己後,我靠撿垃圾成了國寶

衛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