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乙貴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2章 四面楚歌,我在北魏的鐵血生涯,天乙貴人,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裕就是劉裕,一個磨身掃刀砍翻了五個,一個橫斬撩翻三個,其它的人都嚇壞了,拔腿就跑。
劉裕躍上岸頭,緊緊追趕,殺我者必殺之!剩下的人也慫了,一窩蜂四散奔逃。
農民軍就是這樣,看到你好欺負,一窩蜂上去砍死你,一看到自己方死人多了,就四散逃竄。
大家就是混口飯吃,殺的過就打,殺不過就逃,這本身就是農民的本性。
於是劉裕一個人在後面追,一群人在前面跑。
司馬光的《資質通籤》都說了,“即迎擊之,從者皆死,裕墜岸下。賊臨岸欲下,裕奮長刀仰斫殺數人,乃得登岸,仍大呼逐之,賊皆走,裕所殺傷者甚眾”
於是後人就有傳說,劉裕一個打一千人。
劉裕打得都是農民軍,所以才能神勇無敵。如果是正規部隊,那他至少要受重傷,如果是“陷陣士”,那他就必死無疑。
劉牢之見劉裕很長時間都沒有歸營,就讓兒子劉敬宣率軍前去接應。
當眾人看到劉裕一人砍殺千人的場面都敬佩劉裕的神勇,於是大軍一擁而上剿滅了這夥叛軍。
歸營之後,劉裕的威名就傳遍軍營,從此劉裕就開始慢慢嶄露頭角。
孫恩怎麼會甘心失敗,於是就率領賊兵退回海島。
來年,孫恩率領本部突然殺出,攻下會稽,殺死了謝琰,朝廷震動。
孫恩再次大敗官軍之後,就受到了劉牢之的沉重打擊,又退回海島。
本來想一鼓作氣攻入建康消滅晉朝的孫恩,沒有想到屢屢受挫。
來年,孫恩第三次率攻擊內陸,被劉牢之大破之,又退守海島。
不久孫恩第四次率軍攻擊內陸,被劉裕大破之,晚上偷襲又被劉裕大破之。孫恩於是偷襲丹徒,得手後被劉裕追上,再次大敗。
在劉裕多次打擊下,孫恩不得不退回海島。
又是一年,孫恩第五次率部侵擾內陸,在臨海郡被太守重創,至此十萬大軍僅剩數千人。孫恩害怕兵敗受到朝廷制裁,於是果斷投海自殺。
他的妹夫盧循接過起義軍首領的指揮棒,繼續和東晉朝廷對抗。
桓玄殺死司馬道子後,掌握了東晉朝政,然後就不斷剪除劉牢之的羽翼,肢解“北府軍“的勢力。
劉牢之感覺受到了桓玄的欺騙和羞辱,想要退出桓玄陣營,他的部下都不同意。
桓玄故意扣押劉牢之的兒子劉敬宣,看到兒子久久不歸,劉牢之覺得兒子被害,然後又得不到部眾的支援,在失望和鬱悶中自殺了。
劉牢之死後,北府軍就解散了。
桓玄坐穩丞相後,進封楚王,終於按耐不住篡位之心。
桓玄讓晉安帝禪位自己,建立了桓楚政權,他的日益驕奢,讓北府軍的劉裕、何無忌、劉毅等心生不滿。
由於劉裕他們地位卑微,只是敢怒不敢言,暫時委身於桓玄。
來年春天,劉裕他們二十三人在京口起事,共同對抗桓玄。
劉裕的神勇無人不知,大家推舉他為領袖,北府軍舊部迴歸,起義隊伍迅速壯大。
北府軍神勇無敵,一個月後殺入建康,桓玄倉皇逃竄。
從桓玄篡位到桓玄被趕下臺,只有短短的三個月,桓玄就像流星一樣成了劉裕功名的點綴。
兩個月後,桓玄被部下殺死,頭顱送到建康,百姓無不拍手叫好。
桓玄卑鄙而又貪婪,哥哥桓偉去世時,他白天哭喪,晚上就出去遊玩,甚至一日多次遊玩。坐上皇帝后,修造了一座可以乘坐三十人的轎子,奢靡無度。
講述一個插曲,在一次宴會上,劉裕大步流星,昂首進入,大口吃肉,大口喝酒,談笑風生,旁若無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