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乙貴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61章 西方客人,我在北魏的鐵血生涯,天乙貴人,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劉裕一生最大的功業隨著劉穆之的去世消亡,滅國後秦只是給大夏的赫連勃勃做了一件嫁衣。
謝誨不斷勸慰劉裕,滅國後秦,東晉軍力損失很大,現在要休養生息,準備好了再北伐。
劉裕慢慢也接受了自己北伐失敗的結果,想到死去的將士,劉裕悲痛的哭嚎起來。
日子還是要過的,劉裕已經五十七歲了,生命進入了尾聲。
晉安帝司馬德宗是個弱智,朝政已經完全被劉裕掌握,司馬氏徹底衰敗,世家大族也沒有一個人是劉裕的對手。
身邊的人不斷勸進劉裕,讓劉裕廢了晉安帝,稱帝自己。
看著這個弱智,劉裕覺得自己也對得起司馬氏,忠心輔佐這個傻子十多年,也應該讓自己做皇帝了。
於是劉裕向一位道士求助,詢問東晉是否氣數已盡,問道自己能不能登基為帝。
這個道士很配合劉裕,說道劉裕雄才偉略,應當稱帝自立。晉朝雖然氣數已盡,但是要到下一位皇帝才能滅亡。
劉裕當然想當皇帝了,於是他記住了道士說的話。他肯定不能等到晉安帝自然死亡,老天也不會給他這麼多時間。
在劉裕的授意下,太監給晉安帝司馬德宗的飯菜裡下了毒藥,這個弱智皇帝於是退出了歷史舞臺。
劉裕立晉安帝司馬德宗的弟弟司馬德文為帝,史稱晉恭帝。
第二年,劉裕覺得時機成熟,命令司徒傅亮草擬好禪位詔書,入宮逼迫司馬德文謄抄。
司馬德文只能接受,執筆抄寫詔書,並欣然對左右說道:“桓玄篡位時,晉室已經失去天下了,因為有劉公(劉裕),才延長了將近二十年的國祚。今天做這件事,是朕心甘情願的。”
禪讓後,司馬德文退回到琅邪王府,百官向晉帝告別,東晉至此滅亡。
劉裕正式登基稱帝,國號為“宋”,史稱“南朝劉宋”。
同年劉裕就鴆殺了晉恭帝司馬德文,順便夷滅司馬氏三族。
有人說是司馬懿背叛了“洛水之盟”,所以才有了後世子孫被滅的報應。
還有人說司馬氏篡奪了劉姓江山,所以劉家後人復仇滅了司馬氏。
除去牽強附會的說法,主要還是劉裕太老了,他的兒子太小,劉裕為了子孫帝業才不得已而為之。
劉裕是歷史上第二個禪位的皇帝。第一位是曹丕,至少他的父親掌權幾十年,朝廷上下都是曹家的人,曹丕的禪讓是水到渠成。
劉裕的禪讓是透過流血得來的,劉裕出生草莽,根基太淺。潛在的世家大族和司馬氏執掌江山一百多年,晉朝隨時都有復辟的可能。
自己的兒子太小,他必須用雷霆手段給子孫們掃清所有潛在威脅。
再說,劉裕處死的皇帝很多,也不差司馬德文和司馬德宗兩個。比如桓楚的桓玄,南燕慕容超,西蜀譙縱,後秦姚泓。
你可以說劉裕殘暴,但是劉裕一生簡樸,粗茶淡飯,粗布麻衣,做了皇帝也沒有穿著綾羅綢緞。
劉裕登基稱帝后,努力整合國家政治勢力,儲蓄國家力量,準備繼續北伐。
登基的第二年,劉裕得了一場大病,就在大家以為劉裕不行了,劉裕又出奇般痊癒了。
劉裕下令全國備戰,準備滅國北魏,於是劉宋舉國開始為北伐做準備。
一切準備妥當,劉裕率領將軍正要出征時,又病倒了,朦朧中劉裕大喊道“北伐滅魏,北伐滅魏”,一代雄主劉裕就這樣退出歷史舞臺。
北魏再次逃過一劫,拓跋嗣得知劉裕去世,大宴群臣三天。
劉裕退回建康時,北魏發生了一件事,事情不大,影響卻很深。
拓跋嗣為了增加北魏影響力,大力開拓貿易,和西域諸國交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