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網之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2章 田雨農的請求,極品皇太子之貞觀永治,落網之愚,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哼,謀萬世,這臭小子好大的口氣啊!”

李世民聽完了侯侍人的彙報,對太子李承乾隨口而出教育李佑的金句頗為得意…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太子雖年幼,已有鴻鵠之志,唐國之幸,陛下之幸啊。”

侯侍人趕緊奉承道。

“呵,什麼這幸那幸的,小孩子的話能信才有鬼哩!”

李世民性子倔,侯侍人也明白,點到為止。

“不過這臭小子,平時也確實做了點好事,你給立政殿去個話,好好獎賞一下太子,就說是朕的意思!”

“喏!”

嘴硬心軟的性子,李世民在侯侍人面前一點兒也不藏著掖著。

太白山莊裡,吃飽喝足的幾人正圍在一起品嚐著王旭年帶回來的紅茶。

就連平日裡對茶飲一點兒都不感冒的李泰都愛不釋手,小嘴巴咂吧咂吧品味著與眾不同的茶香。

“這大雪下過之後,春耕就不遠了,你準備的怎麼樣了?”

李承乾一邊搓著小手,一邊問著田雨農,眾人的目光也隨即看向了一旁還有著扭捏的田雨農。

“回郎君,按照郎君的提點,邏輯上我覺得沒問題,不過需要在眾多苗種中摘選出來,不是一件易事,更需要時間。”

田雨農面露難色,他知道此時的困難,這已經不僅僅是一個簡單的問題,就算李承乾用他能聽懂的話,淺薄的給他解釋雜交水稻的原理,還有優種優育的法子,但是兩人都知道,已不是簡簡單單幾句話的事情。

“我知道,你能理解我說的話,就已經是萬幸了。”

李承乾此話不假,若不是李承乾以嫁接插花的概念來給田雨農解釋,恐怕很難讓他信服。

“慚愧,在下才智著實不如郎君。”

田雨農這話是由衷而發,原本身為農家主脈門人,自己從一開始就光芒萬丈,因此,這才小小年紀就雲遊四海,到處指點農人務農。

直到遇上李承乾,打破了他這麼多年以來的思維桎梏,讓他從一個傳承者,變成了一位有機會開創新篇章的創立者。

“呵,少說兩句吧,你比我強多了,我這四肢不勤五穀不分的,也就比你多空有一些知識,真正實踐起來,我還差得遠呢。”

田雨農都快感動得哭出來了,自己平日裡見過的權貴們,哪一個不是昂著頭高高在上,哪一個不是假裝清高,哪一個不是自命不凡,結果呢,個個如同酒囊飯袋,遍地都是濫竽充數,茫茫多的裝腔作勢,根本沒有一點知識,這才導致了田雨農的桀驁。

也是多虧了李承乾,不僅僅從身份上比那些人高到不知道哪裡去,更多的是知識的儲備,涉獵的廣泛,來到這太白山莊的田雨農,才慢慢了解到,自己能投入太子座下,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

“太子殿下太謙虛了,您是著眼未來,我等草民只能看到當下。”

“呵,說的我都不好意思了,我也就知道了解一些皮毛,真正上手去做的,還得靠你,到時候需要什麼直接開口就行,只要我能辦到的,這你都給你搞定咯,絕對不含糊!”

“草民多謝殿下了!”

說罷,田雨農深深給李承乾鞠了一躬。

這一躬田雨農不僅僅是因為李承乾在後勤上解決問題而鞠,更是從心眼裡佩服眼前的這位太子,唐國的儲君,未來的皇帝。

農人們自古以來都是備受關注,歷朝歷代都知道稼穡乃是國本,可是每個王朝到了一定的時候仍然把屠刀伸向了最窮苦的農人們。

“不過,確實有一件事,還是需要殿下親自首肯才行。”

田雨農思慮半晌,這才開口。

“說來聽聽!”

李承乾一下子來了興趣,想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抄家流放,搬空皇家庫房發家致富

是空有呀

都市:白月光蔣南孫在我隔壁?

朱雀之志

四合院:火葬場復活,眾禽嚇尿了

四環如風

上交自己後,我靠撿垃圾成了國寶

衛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