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強的紐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章 南中,還是難中,星落門,倔強的紐扣,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秦滅六國之戰結束後不久,秦始皇即派尉屠睢率50多萬大軍出擊百越。
針對百越各部居處分散的特點,秦軍採取多路分兵進軍,遇有大敵再合兵進擊的行動方針。
秦軍共分5路。
一路由今豫章郡(後世江西南昌)向東進發,攻取東甌和閩越;中間兩路攻取南越,其一經豫章郡,向南越大庾嶺入南越北部,其二經長沙郡,循騎田嶺直抵番禺(後世廣州);其餘2路入廣西,攻西甌,一路由萌渚嶺入今賀縣,一路經越城嶺入桂林郡。
秦軍第一路進展順利,出兵當年就平定了東甌和閩越地區(浙江、福建),設定了閩中郡。其餘4路進攻嶺南的秦軍皆遇到了大麻煩。
由於山高路險、山高林密、水網遍佈、河道縱橫,自然環境和作戰方式及戰爭對手都非當年故事,不要說戰鬥了,就連行軍布營及後勤輜重軍糧運輸都是一件極為困難的事情。
加之南越、西甌、雒越各部的頑強抵抗,雙方相持3年,秦軍依然未能取得實質性的勝勝利。
其中秦軍第三路軍由主帥屠睢親自率領,從今長沙宜章南下。
公元前218年左右,屠睢軍前進至今廣西桂林一帶,遭到兩廣地區的越人夜襲,傷亡數十萬,都尉屠睢戰死。
餘眾星散,傷亡慘重,數萬人終生沒有返回長江北。
此一戰,對於秦人而言,較之滅六國過程中的任何一戰,都要來得更為艱難,更為困苦。
秦始皇號稱古今第一猛男,怎麼可能被小小的南越給嚇得就此罷手!
為了徹底搞定南方,他專門派人重修靈渠。
公元前214年,靈渠修建完好後,解決了南下大軍的後勤輜重運輸問題,強橫霸道不服輸的秦始皇再次派遣任囂與趙佗率援軍,南下征服南越、西甌,和雒越。
經過兩年苦戰,秦人終於征服了南粵和西甌、雒越,將後世的兩廣、雲南納入秦王朝的版圖。
秦在這裡設定了南海、桂林、象郡3郡。
從此,東至海南,北至向戶,南至越南中部,東至大海,皆歸於秦朝版圖。
是為天下。
但是,凡事都有兩面性。
也正因為秦王朝在百越之地耗費了太多軍隊和國力,以至於在秦末風起雲湧之際,秦王朝高達五十萬軍隊遠在百越之地,滯留難歸,不能返回中原襄助王庭,以至於秦王朝迅速土崩瓦解,二世而亡。
當年威名赫赫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秦始皇帝,尚且在南越之地吃了那麼大的虧,以至於將一個偌大鼎盛的王朝迅速地拖進了歷史黑洞中。
而今天,小小羸弱如斯的蜀漢帝國,想要將南中之地徹底平復,該是何等艱難的重任!
若是平服一些蠻人的叛亂,其實並不算是多麼大的一件事情,畢竟從戰鬥力上來講,蠻人鬆散的部落聯盟結構,在中央政府軍面前還是不夠看的。
但要想徹底解決南中問題,僅僅靠武力征服,可以嗎?
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這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歷史上,但凡做了這樣痴心妄想美夢的傢伙,最後,無一不落得一個淒涼收場的結局。
譬如沈騰所熟知的,後世那個被稱之為“帝國墳場”地方。
而南中,遠比後世的那個“帝國墳場”要更為複雜,更為多樣!
再說了,魏延帶的這1000兵,再能打,又能如何呢?散佈到廣袤的南中區域,跟大海撈針,又有什麼區別?
庲降都督府也不是沒有兵,南中各郡也不是沒有駐軍,但很少,整個南中,也就區區左右的正規蜀漢軍。
庲降都督府所在平夷城5000人,其餘散落於各郡縣治所。
對於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