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強的紐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3章 衝冠一怒為紅顏,星落門,倔強的紐扣,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正在楊儀浮想聯翩之際,有宮裡的太監出來整頓廣場秩序了。

也就是說,大朝會,很快,就要正式開始了。

不同的往日的,今天出來的這位,可不是一般的小黃門,而是宮中第一人——大長秋李公公!

這李公公的出場,讓所有人心裡咯噔一下,感覺心驚。

但仔細想想,卻也是常理。

大長秋,本是皇后宮裡的話事人,秩2000石,有監管少府之職責,原則上,他不能參與到朝堂裡的任何事情。

但蜀漢帝國的這個大長秋,卻不一樣。

首先,是這個大長秋李公公本人不一樣,人家本是漢少帝、漢獻帝身邊的公公,後來,董卓禍亂朝綱,漢祚陸沉,當時年紀還很小的小李公公也在其中,被裹挾著,前往長安,未曾遠離皇帝一步。

再之後,董卓身死族滅,部下西涼兵相互攻伐,李傕郭汜一而二,分為兩個敵對陣營,長安陷入一片刀兵火海,漢獻帝趁機逃離長安,直奔洛陽。

黃河邊上,李傕郭汜的追兵殺至,劉協身邊的大臣們星散如雨,各自逃亡不顧東西,甚至諸多人被追兵趕下黃河,活活淹死在冰凍的河水之中。

李公公在混亂之中,與皇帝分開,一路乞討,陰差陽錯回到老家蜀中。

輾轉幾十年,遠離了皇權之後,卻又遇到皇叔劉備入川,李公公於是又到了劉備的身邊。

劉備稱帝后,李公公自然就成為皇宮內院的大長秋,深得皇帝皇后的信任。

這一切,與李公公曾經的少帝獻帝身邊伴當的身份,有莫大關係。

再後來,劉禪當朝,大長秋又成為新一任皇帝娘娘身邊的大長秋。

大長秋李公公此生做的最隱秘,卻也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情,就是諸葛亮第四次北伐期間,在得知了李嚴即將謀國的事情後,連夜出成都,獨自一人,快馬加鞭趕赴漢中前線,對諸葛亮提前通風報信。

如此一來,北伐歸往成都的諸葛亮等人成功繞過雒城。

那裡,有李嚴佈置下的大軍等候著諸葛亮他們。

否則,蜀漢帝國的政壇註定將發生一次史無前例的大地震。

就因為這一件事情,李公公在蜀漢政壇的地位,是任何人也不敢小覷的。

李公公已經七十多歲的人了,本來作為太監,一個去了根的男人,活到這個歲數,基本上就該萎縮得不成樣子了。

但這李公公卻是個例外,人家一直精神好著吶,看起來,也就五十多歲奔六十的樣子。

今天,李公公作為皇宮內皇后娘娘身邊是第一話事人,卻在這個時間點兒出現在大朝會前的廣場上,本身就很有些意味深長。

要知道,他的背後,站著的可是皇后娘娘吶。

皇后娘娘是前車騎將軍張飛的嫡女。

而張家,可是荊州幫中的元老派系的話事人之一,與關家並列第一的話事人!

而現在,關家,已經無後。

說是無後,也不全對,南中那邊,還有關家的親家建寧李氏。只不過,親家畢竟只是親家,做不了關家的主。

但張家,卻依然在朝堂上有自己的話事人。

荊州幫的最後一面旗幟人物魏延已經正式宣告死亡,接下來……

再往下,您各位就自己去想吧。

正常來講,每次朝會會有值日的御史官員來維持秩序,發現官員中若有嚴重咳嗽者、不斷吐痰者,甚或是步履不穩重的,都會被負責糾察的御史記錄下來,聽候處理。

自從李公公悄無聲息地出現在廣場上那一剎那起,整個廣場頓時就變得鴉雀無聲。

所有人都自覺不自覺地開始檢查自己的妝容儀表,甚至有人開始死命地揉搓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抄家流放,搬空皇家庫房發家致富

是空有呀

都市:白月光蔣南孫在我隔壁?

朱雀之志

四合院:火葬場復活,眾禽嚇尿了

四環如風

上交自己後,我靠撿垃圾成了國寶

衛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