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強的紐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章 趁你病,要你命,星落門,倔強的紐扣,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僰人,是南中蠻夷中較大的一支,後世也有被稱為濮蠻,但具體僰蠻和僕蠻到底是不是同一個種族,誰也不知道了。

我們所知道,只是其風俗與中原民眾相差甚遠,信鬼神,信轉世,信往生,信靈魂不滅。

並且,南中僰人執著地認為人死之後,魂魄不散,因此,可以照拂後人。

故而,僰人往往喜歡將死人棺槨吊至懸崖峭壁之上,越是艱險高危處,則意味著亡靈越是能夠保佑後代子孫昌盛發達。

關於僰人懸棺,在後世,還一度流傳過一種說法,說當年的諸葛丞相南中平叛,雖然戰事還算順利,但諸葛亮對於南中僰蠻的勢力之雄厚人口之眾多深感憂慮,於是,便對一眾豪酋們說了一個“善意的謊言”,曰“以懸棺葬先人,後人昌盛發達無虞。”

此意,在於消耗僰蠻人的實力。

所以,懸棺葬人的習俗,便由此形成。

這個說法有沒有可信度,只好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但千年以來,諸葛亮在南中屬於神仙一樣的存在,這也是不爭的事實。

他老人家的話,自然人人遵從。

諸葛一生唯謹慎,他可不會隨便騙人的哦?

僰人各部落之間,基本保持著以武力為解決所有事情的唯一標準和途徑,往往為了一點點的山林池魚之利,而爭鬥不休。

他們更喜歡用敵人的首級來作為祭祀亡靈的吉祥物。

想當年,大漢武皇帝一怒之下,將夜郎舊地且蘭整個屠城,幾萬人不分老幼男女,一律斬殺乾淨,以此炫耀武力,震懾宵小。

南中果然震服,但也由此埋下永久的漢蠻矛盾禍根。

所以,此地流行一句諺語——南中未亂且蘭先亂,南中已平且蘭未平。

自從武皇帝屠城之後,且蘭僰蠻的祭祀儀式上,要是出現了漢人的首級,那將是整個部族最大的驚喜。

若是出現了漢人官僚的首級,自然就是更加巨大的意外之喜了。

官銜越高,驚喜越大,對亡靈的誠意便越足。

所以,擒殺漢人高階官僚的戲碼,在南中,尤其是在牂牁且蘭一帶,尤其盛行。

當初,夷陵之戰後一年,先帝薨於永安宮,其實在先帝薨之前,南中就已經亂了起來,說起來高定雍闓氣勢洶洶,其實真正把事情搞得最難以遏制的,卻不是他們,而是牂牁的豪酋朱褒,以及最南邊的三江蠻王孟獲。

李恢任第二任庲降都督時,將庲降都督府建在建寧郡郡治所在地,就因為李恢家族本來就是建寧最大的土著!

張翼任庲降都督後,已經發覺了牂牁郡的蠻酋隱患,故而主動將庲降都督府從建寧搬遷到平夷城,如此便更加靠近牂牁一些。

若從地理位置上講,平夷城應該說恰好處於牂牁郡(貴陽)和昆明郡(昆明)的中心點。

即便是這樣,牂牁這裡還是出了事。

建興十一年(233年),牂牁豪酋劉胄聯合諸多蠻酋洞主,突然在且蘭發動暴亂,一舉將且蘭古城及附近縣、衛、所的朝廷派駐的官僚全部殺死,並且宣佈成立且蘭國,定都古城且蘭。

不得不說,劉胄選擇的時機和地點,都非常有針對性。

從時機上來說,其暴亂的時候,正是諸葛亮病危之際,蜀漢帝國幾乎所有的精力、物力、人力,都集中在北伐前線,而有心人也在開始為後諸葛亮時代做準備,無暇他顧。

所以,且蘭暴亂,即便已經燃起滔天大火,朝廷那邊,一時也沒有更多的精力來對付它,只是責令張翼將軍就地解決就好。

且蘭僰蠻,自古就與漢人勢不兩立,當年更是被武皇帝大軍屠城,這也成為世世代代的僰蠻人心中永遠的痛。

劉胄正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抄家流放,搬空皇家庫房發家致富

是空有呀

都市:白月光蔣南孫在我隔壁?

朱雀之志

四合院:火葬場復活,眾禽嚇尿了

四環如風

上交自己後,我靠撿垃圾成了國寶

衛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