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強的紐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7章 殘陽如血,星落門,倔強的紐扣,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飛狐嶺。
牂牁郡與興古郡的交界處,是一道異常險峻的高大山嶺,將兩郡剛好完完整整地隔開。
而飛狐嶺,便是山脈中天然豁開的一個缺口,在這裡,自古以來便建有一個異常險要的關隘。
飛狐嶺北邊,是一條蜿蜒曲折的山林小道,號飛狐道,一般情況下,只有蠻族獵人才會從此路經過,從名字就知道,非飛狐不可過也。
這天傍晚,一支3000人的隊伍正快步自北向南行走在飛狐道上。
領頭的正是小將軍孫志。
隊伍中間,沒有一個旗號標誌,都是一身黑衣,刀槍箭矢倒是一應俱全。
孫志走在隊伍的最前面,和他父親孫桓一樣,孫志也是一個志在戰場上博取功名的將門子弟。
孫志的父親,本不姓孫,因為是小霸王孫策收養的義子,所以改名孫桓。此人一慣悍勇,目中無人,戰陣之上,一向都是拼殺在前,恥於在後的搏命風格,很得吳主孫權的喜愛。
特別是夷陵之戰中,孫桓被劉備大軍圍困在彈丸之地的夷陵城中,東吳將領們紛紛對大都督陸遜建言,務必先派人將孫桓將軍搭救出來為好,要知道,這孫桓一向是主上的心肝寶貝兒一般,被孫權稱為“宗族顏淵”,由此可見吳主孫權對其寵愛有加。
小霸王孫策沒有留下男性血脈,只生了一個女兒。而孫權是從大哥孫策的手裡繼承的江東基業,作為對大哥的尊重和祭奠,大哥的義子孫桓,孫權就看得比自己的兒子都親。
但即便是這樣,大都督陸遜卻無動於衷。
陸遜道:“孫桓將軍在軍中威信極高,不需要派軍去救援,本都督相信他能夠堅守到我等反攻的那一刻!”
果然,孫桓堅守夷陵城,孫吳的旗幟就一直高高飄揚在夷陵城頭,將劉備的幾萬大軍吸引在城下,進退維谷。
等到夷陵道上大火連營嗶嗶啵啵燒起之時,劉備不得不連忙撤軍,無奈營寨駐紮過於開闊鬆散連綿數十里,將令根本就難以通達,惶恐之下,各自為政,各自為戰,各自逃亡。
此時,孫桓帶兵從夷陵城中殺出來,給了劉備攔腰致命一擊,他甚至親手斬殺了張南馮習和蠻王沙摩柯等數員蜀漢大將!
小將軍孫志從小在軍中長大,發誓要像爹爹一樣,靠斬殺敵軍大將首級累計軍功,至於爹爹的爵位,讓給弟弟就好了,自己不稀罕。
男兒功名只在馬上取就是,何必眼睛總盯著父親的那些軍功?
既然堅定了這個信心,孫志便不走尋常路,他自己選擇到零陵郡守府做了一名參將。
孫志這樣選擇是對的。
因為孫吳和蜀漢之間,疆域交叉混亂,且蠻族混雜,很多地方尚處於未開發狀態,雙方的政府管轄,形同虛設,甚至根本就沒有。
這就給了郡縣官僚們很大的運作契機。
在這裡做動作,大動作你想做,也做不出來,除非兩國公開交惡,正式宣戰。
小動作則無所顧忌,你可以可著勁兒地折騰,反正,大家誰也不會認賬。而且,這些小動作,大家都在做,你說我的鼻子,我就指你的眼睛。
甚至很多時候,大家都不屑於自己親自動手,反正這裡到處都是蠻族,給個仨瓜倆棗的,指不定有多少沒腦子的人就熱血上了頭,為你打生打死在所不惜。
因此,很多時候,蠻族之間,蠻漢之間,人腦子都打出豬腦子來了,但在雙方地方官僚的眼中,根本就不算什麼,大家都心知肚明,對方的小動作而已,無所謂,大不了,今天他起的頭,明天咱去給他結個尾唄。
或者,自己在另外一個山頭,另外開闢一個戰場罷了。
雙方疆域交錯幾千裡,還怕沒有地方放一把火?
孫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