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強的紐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7章 原來,辣椒叫“拉嘎”,星落門,倔強的紐扣,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孟獲這個時候才發現,自己身上汗涔涔的,後背的衣服都已經溼透。

一旦放鬆下來,他發現自己……其實很後怕。

這魏氏子帶給他的壓力,實在太大了。

這種感覺,很多年沒有體會到 ,即便當初面對蜀漢超級牛人諸葛亮,他也沒有這種感覺。

諸葛亮給人的感覺,是智珠在握,遊刃有餘,甚至還有如沐春風,化骨無形,在不知不覺中將你感化,融化,讓你心甘情願成為他的一份子。

而此子,流露出的卻是一股危險的氣息,與諸葛亮的那種,完全沒有一絲雷同!

但很奇妙的是,一旦二人分開,那種危險的氣息瞬間消失,那魏氏子頓時又轉變了形象,又是那一副高高在上尊貴無比且隨和謙和的君子之風。

孟獲懵逼了。

他搞不清楚,到底是這個年輕人太高深莫測,自己看不透,還是自己的感官觸覺出了問題,精神極度緊張紊亂之後,把那魏氏子想得過於複雜了。

但有一條,老蠻王十分百分萬分確信——此子,非常人也!

眾人轟隆隆莫名其妙地隨著這魏侯爺來到大院中,許許多多的物資,整整齊齊地碼放了十座小山,其中最值錢的,當然是鹽巴、糧食。

孟獲四人是最後出來的。

所有人都站在魏氏子身後左右,沈騰命人將那三個戴辣椒項圈的人叫到跟前,指著其中一座山,對他們道:“這,是你們的了。告訴我,這個,”他伸開手掌,掌心,竟然握著一個辣椒——

“這個,哪裡來的?”

在後世沈騰的認識世界裡,辣椒來自美洲大陸,原產地不在中國,應該是明朝時期,地理大發現之後,隨著歐洲人的海洋貿易帶到中國來的。

他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自己竟然在中國古代的南中之地發現了這玩意兒!

只要這裡有這個,南中人民,全部南中人民不敢說,但對於部分南中人民來說,脫貧致富,算個屁的問題!

後世人,根本就不知道,這個時代人民的餐飲是多麼的乏味。

文學作品裡面,將古代的豪門盛宴描寫得如何活色生香,所謂酒池肉林,所謂饕餮盛宴,所謂醉生夢死,所謂通宵達旦……

其實真正的,這些,只存在於文學作品裡。

因為這個時代,鐵鍋沒有流行,所謂的“煎炒烹炸”,有“煎”有“烹”有“炸”,唯獨沒有“炒”。

而後世人的生活中,“炒”才是第一重要的菜餚製作技術。

而“煎烹炸”呢,卻缺少了後世許多大料,比如最基本的辣椒、桂皮、香葉、醬油、醋、料酒、味精、雞精、滑肉粉……

所以,你能吃到的烤肉,除了食鹽之外,基本上就再無其他調味品。

那麼這個時代的人們就不吃辣不?

非也,非也。

有吃,但辣的原材料,可不是各種辣椒,而是——芥子。

中國人食用芥子的習慣由來已久。

李漁的《閒情偶寄》中有著這樣的記載:“制辣汁之芥子,陳者絕佳,所謂愈老愈辣是也。以此拌物,無物不佳。”(製作辣汁的芥子,越陳越好,都說越老的芥子越辣。以這樣的調味品烹調出來的菜餚都是很美味的。

但很多後世愛用的佐料,其實在古代,也有,只不過沒有被大面積使用而已。比如目前享譽成都府的,被皇帝陛下親口承認的“馬氏烤肉”,其“十三香”裡的佐料,與後世的燒烤料相比,並不遜色。

當然,那得益於人家馬岱長年累月在各地戰鬥,野外生存經驗極其豐富,對於這些佐料的使用,便比常人多了許多經驗。

也因此,馬氏烤肉,才有了今日“冠絕成都”的美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抄家流放,搬空皇家庫房發家致富

是空有呀

都市:白月光蔣南孫在我隔壁?

朱雀之志

四合院:火葬場復活,眾禽嚇尿了

四環如風

上交自己後,我靠撿垃圾成了國寶

衛小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