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強的紐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0章 驚變,星落門,倔強的紐扣,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殿中,已經沒了劉胄及其親信的蹤影,剩餘的蠻酋們,都心神不定地看著魏侯爺,既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情,更不知道,接下來,他們該幹什麼好。
物質獎勵,截止到目前為止,也就那三個戴拉嘎項圈的傢伙得到了。他們自己的賞賜都沒有落實,勢力範圍的劃定,也沒有落實,現在要他們走,說句實在話,還真的有點捨不得。
但不走,接下來,究竟該如何?卻也不知道。
當初,一時腦熱,大家便蜂擁著來到平夷城,現在,一聽到官軍出動的資訊,這些人卻又有些害怕了,一時之間,都矛盾得要命。
患得患失,貪生怕死,本也是人之常情。那些整日將“腦袋掉了碗大的疤”掛在嘴邊的,其實往往都是最怕死的人,不過是做出不怕死的樣子來,嚇唬別人,順便給自己壯壯膽兒罷了。
對於這些人的未來,其實沈騰也不知道怎麼辦。
他能做的,也就是在拖延時間而已。具體能拖到什麼時候才是個盡頭,連他自己心中都沒個比數。
可憐的。
最好的辦法,也是最簡單粗暴的辦法,把這平夷城連同蠻酋們都交給馬忠將軍算了,由他們去處理。
沈騰雖然不想親自下手“處理”這些人,並不意味著他沒有自己的“處理意見”。
傳說中的蠻族人如何的壞,如何的蠻,但當他親自接觸到這些人後,才發現,其實,傳言太虛。
在後世,有一個專有名詞形容這個的,叫“刻板印象”。
北人對南人的刻板印象就是野蠻無知粗野暴躁,而南人對北人的刻板印象則是狡詐善變從無信用。
真正想改變這個,讓彼此認同,並且尊重彼此的差異化的存在事實,唯有融合一道,別無他途。
當然,這是沈騰這個後世人才有的“偉大理想”。
但是,現實中,很難。
蠻族人上學受教育的機會,幾乎沒有。南中多少蠻族,可以很肯定地說,連他們自己也不知道。
他們的語言倒是五花八門雜亂得一批,但試問有幾個蠻族有自己的文字?
蠻族人對於外界的認知,更是少得可憐。
他們世代生活在叢林山地,所求不過是一些最基本的生活物質保障,沒有任何奢侈生活的慾望。
活著——這就是絕大多數蠻族人對這個世界的最高要求。
真正給蜀漢政權統治造成威脅的, 其實並不僅是這些蠻族人民,而是所謂的豪族、豪酋,比如李氏、孟獲、劉胄這樣的大族。
他們的慾望才是無窮的。
只要對他們不利,讓他們利益受損,就會引起他們的不滿。也只有他們才有能力舉竹為槍舉杆為旗,唆使蠻人起義。至於那些獵殺漢人官僚及百姓作為祭品的,基本都是這些豪酋的手筆。
普通蠻民,每日為生活所累,為生存所苦,日出而作日入則不息,哪裡有什麼花花心思去做其他非分之事。
比如在這裡的這些所謂的豪酋洞主大王們,其實不過是一些後世所謂的村子鄉長鎮長級別的人物而已,所求不過是多一道山嶺的果樹多一條水渠來灌溉罷了,真正敢於公然站出來說要建立國家舉旗造反的,一個也沒有。
這就是一個矛盾的正反面。
諸葛亮當初不得不依靠孟獲、李氏、楊氏、劉氏等這樣的豪族統治南中,這些人也確實給了南中一定的穩定,但從長遠看,這些人才是南中未來保持穩定的最不利因素。
他們是最大欲望者,更是最大利益獲得者,蜀漢政府給到南中的福利,基本都落在這些豪族頭上,普通蠻民所獲了了。
比如孟獲一族,其世代所盤踞的三江口,與一個獨立王國沒有什麼區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