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強的紐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84章 南中的人事調動,星落門,倔強的紐扣,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殺人誅心!”
蔣琬的眼睛幾乎要眯成一條縫了。
剛才還陽光明媚的樣子,一下子轉變成為陰氣森森,費禕的轉變實在有點過於大了,讓蔣琬有點接受不來。
成都的冬天,本來就陰冷無比。
費禕的話裡,透露出的那股陰森森的寒意,讓蔣琬有點猝不及防。
但費禕的語氣雖然兇巴巴的,但在內心裡,卻是極度興奮的。因為,興古郡目前所做的這一切,對於蜀漢政府來說,絕對是一件天大的好事情。
假如興古郡真能做到這信報上所陳述的一切,推而廣之,南中的治理,將會成為現實。而這,是偉人賢者如諸葛孔明,終其一生也沒有做到的事情。
蔣琬想了想,道:“短期內,推廣很難,大亂之後,方有大治。而興古郡正好遇到了這個契機。”
費禕也點點頭,道:“公琰說的有理。但至少在興古郡,可以搞起來,示範效應應該有的。”
“以強大的武力做後盾,方可行此政策!”
……
至於信報上面後半部分說的諸如“建設新城,醃製臘肉”等,二人卻是視而不見了。
他們才沒有那個心思去考慮這些事情。
他們只要一個結果,你的施政措施,究竟能給民眾帶來什麼福利回報。
而這其中,給某些家族帶來多少利益……只要不過分,二人都不會關注,給誰不是給?當初諸葛丞相的“以蠻治蠻”,結果不就是“讓一部分人先富起來”麼?
說到底,穩定,才是此時蜀漢政府第一要務。
不僅僅是現在,任何時候,保持內部的穩定,都是第一位的。
過去,蜀漢政府在南中一直無所作為,也不過是一種變相消極的維穩政策罷了。現在,你興古郡大興土木也好,發展民生也好,售賣物業也好,只要不出現群體事件,不出現蠻族動亂,隨便你,想怎麼折騰是你的事情,政府要的就是一個——穩定。
庲降都督府的信報上,對興古郡卻是一頓好誇,簡直將李遺朱武等人誇成了一朵花也似。
當然,張遵他們幾人,也在其中。
“對於庲降都督府有意調朱武入都督府一事,文偉你怎麼看?這可是你的分類事哦?”
庲降都督府的意見,直接將朱武調入庲降都督府任職,另外派駐郡尉前去。其實馬忠骨子裡的主意二人心知肚明,一個地方豪族長期把持地方武裝力量,本就不是一件好事情,尾大不掉的教訓,蜀漢可真是不少了。
當初的大漢王朝,最後分崩離析到如此局面,經驗教訓就一個——尾大不掉。
一個小小的鬧黃巾,便讓所有的問題都暴露出來了,地方官僚一個個打了雞血似的,拼命發展私人武裝,等黃巾軍沒了,這些人卻反而成為朝廷更大的毒瘤,一個個膀大腰圓的,走路都橫著走了,哪裡還將朝堂放在眼裡心裡。
擱在過去,庲降都督府歷任都督幾乎擁有南中所有人事任免權,朝堂中樞這裡要的只是一個穩定,民不告官不究,水不驚魚不跳,只要你庲降都督府能捂得住蓋子的,誰你怎樣都行。
但現在,蔣琬和費禕卻有意插手南中事務。
不是二人刻意而為之,而是一種自覺不自覺的行為。這隻能說明了,蜀漢朝廷中央政府的眼光,已經有意無意地盯住了南中這塊地。
關於馬忠想將朱武調離興古郡的事情,費禕不置可否。
蔣琬卻旗幟鮮明地表達了意見——“不同意”。
庲降都督府的建議其實很有道理。
但在蔣琬的眼裡,興古郡百廢待興,未來如何還是一個未知數,牟然間聚攏了十多萬蠻族人,未來更是一個巨大的包袱,現在去不掉,未來想去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