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強的紐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97章 磐石老人,星落門,倔強的紐扣,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過了興古昆明兩郡交界地,便進入後世的文山地界。
在這裡,沈騰一行人受到昆明郡守王伉的熱烈歡迎。
對於且蘭城、平夷城,乃至興古郡那邊發生的一些列事件,昆明郡守王伉全部知曉。
也因此,為了表達對沈騰等人來此遊歷的熱烈歡迎,王伉做了一系列的準備工作,其中之一,便是親自率領僚屬趕到郡界處迎接沈騰他們。
對於王伉這個人,沈騰自然也是知道的。《三國演義》雖說是演義,但很多故事,卻是史實,並非杜撰。
王伉,蜀郡人,先為永昌太守,孟獲雍闓動亂期間,王伉為永昌太守,得不韋縣呂氏族人呂凱相助,誓死固守永昌郡城。
後,諸葛亮大軍到此,平叛成功,獲封亭侯。
當初,諸葛亮表呂凱為昆明郡守,但呂凱不出,不願意離開家鄉本地去昆明郡就任,後,改遷王伉為昆明郡守,封亭侯;擢升永昌功曹呂凱為永昌郡守,以彰呂氏功績。
所以,對於王伉、呂凱兩位老大人,沈騰打心眼兒裡欽佩有加。
南中有“二石”:一為磐石太守,便是王伉;一位頑石太守,指的呂凱。
兩位都是老人,卻在雍闓高定孟獲叛亂中成為堅如磐石的存在,以小小的彈丸之地永昌,將諸多叛軍全部吸引在此,最終等來的諸葛亮的三路大軍圍殲,郡守王伉與功曹呂凱兩位老人居功至偉。
所以,被稱為南中“磐石”“頑石”。
一見面,沈騰便急忙忙地向老人家躬身施禮:“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南中有二老,便如有二寶!”
魏黑子包子等人,也都連忙與王伉見禮。
老人在永昌郡做太守多年,到這昆明郡來,亦有十來年了,將一個新建的郡治理得井井有條,甚少發生蠻漢不和事件,昆明郡也因此幾會成為整個南中諸郡中最難得的祥和之地。
庲降都督府那裡,最不需要操心的地方,便是王伉鎮守的昆明郡,和呂凱鎮守的永昌郡。
當夜,王伉在驛站隆重接待沈騰幾人用餐,沈騰便對王伉說了自己的想法——關於在南中發展中草藥產業的事情。
老大人鬚髮皆白,一張臉更是飽經風霜,看著都讓人心疼的那種。
所以,在這非常值得尊重的老人面前,沈騰一點也不矯情,有什麼說什麼。
老人更是不矯情。
對於沈騰,他知道了關於這年輕人的許多事情,雖說對於他的出身來歷,依然朦朦朧朧不清晰,但對沈騰的許多好感,卻是毋庸置疑。
而沈騰對於在這個時代發展中草藥,有著異乎尋常的執念。
因為他知道,這個時代,無論你本人如何能力超群,一場普普通通的流感,都可能讓你一命嗚呼。
一提起這個,老郡守不由得眼眶溼潤起來,痛心疾首,溢於言表:“娃娃,老夫真沒想到,你如此年輕,卻有如此憂國憂民的思想,難得,難得啊——”
老人家陷入長久的沉痛的回憶中——
“桓帝時大疫三次,靈帝時大疫五次,獻帝建安年間疫病流行更甚。成千累萬的人被病魔吞噬,瘟疫掃過的區域,十室九空!十室九空啊!其中尤以靈帝(公元168-188年)時(公元171年、173年、179年、182年、185年等)幾次疾病流行規模最大後果最慘烈。”
“南陽地區是災情最嚴重也最慘烈的區域,接連幾次瘟疫大流行,許多人因此喪生。我南陽王家幾百口人,最後,只剩下十餘口,老家是活不下去了,輾轉來到蜀中乞活,一路至少,浮殍遍地,野狗成群,易子而食啊……”
老人的眼淚終於還是止不住地落了下來。
戰爭多瘟疫,這是必然。
白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