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強的紐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17章 聞風喪膽的春天,星落門,倔強的紐扣,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成都
西鄉侯府。
這裡,就是當年的車騎將軍西鄉侯張飛張翼德的侯府。張飛生二子,長子張苞,次子張紹。張苞生張遵,即現在在南中橫行霸道的“包子”。
張苞很早就去了軍陣之上,並且有著非常出色的軍事天賦,很得諸葛亮的喜愛,但是,張家男人的去世,都相當地憋屈。
張飛死在夷陵之戰的前夜,睡覺時被自己手下範強張達二人將腦袋割了去,送給孫權。
所以,張飛是蜀漢帝國高階將領中死得最憋屈的一個。
而長子張苞同樣死得憋屈。
在北伐戰爭期間,張苞的戰馬失蹄,將小將軍從高山上摔下深澗,腦袋恰好撞在石頭上,不治身亡。
張苞去世時,弟弟張紹已經出仕為侍中,這是皇帝身邊的秘書一類的官銜,地位顯赫並且重要。此時張苞的兒子張遵還小,於是,本該張苞繼承的侯爵,便由叔叔張紹繼承了。
張飛一生只有一妻,便是大名鼎鼎的夏侯春天,夏侯淵大哥的女兒。
說起這夏侯春天,正應了那句話:小孩兒沒娘說來話長——
當年鬧黃巾時,夏侯家本是譙沛大姓,但一來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地主家也沒有餘糧,二來曹操回鄉變賣家產召集軍隊反董卓,同為至親的夏侯家基本上都把資產捐獻給了曹操養軍隊,身為曹操骨幹的夏侯淵又是一個尤其清廉的性子,所以,夏侯淵自己家裡的日子也過得尤其艱難。
屋漏偏逢連陰雨,船破又逢打頭風。
恰好在這時候,夏侯淵的大哥去世了,留下一個十多歲的小女兒夏侯春天,不得已,夏侯淵便將侄女接過來自己撫養。
當時兵荒馬亂的,缺吃少穿,就連夏侯家的孩子們,平時也得出去荒地裡撿拾糧食和柴禾。當時生火做飯燒的東西,基本都是外面野地裡撿拾回來的,這本也沒有什麼好說的。
夏侯淵的兒子便是在這個過程中走丟了,再也沒有找回來。至於是走丟了,被拐賣了,還是被人做了人肉包子,說不好,因為這個時候,易子而食的現象早已經司空見慣屢見不鮮。
黃巾過處,白骨累累,多少人都曾經吃過人肉,然後被人吃肉,誰又說得清楚?
當時正值劉備帶著關羽張飛戰徐州。
曹操親自徵徐州,發誓要將這個狗皮膏藥一樣的劉玄德拿下,劉備戰敗逃亡去了河北袁紹處,關雲長土山被困,與曹操“約法三章”——降漢不降曹、保證大哥家眷的安全和一定標準的生活質量、一旦知道大哥去處可以自由選擇……
這個“約法三章”的說法,是真還是假,不好說,但事實勝於雄辯,關雲長做到了,所以他“義薄雲天”,曹操也做到了,所以他“禮賢下士”。
二人各有所得。
一起戰鬥的三人中,張飛的際遇卻更為別致有趣。
劉備跑了,關羽降了,張飛溜了。
張飛不得不溜,因為當時的張飛年紀輕輕,他被劉備委以重任——守城。而當曹操大軍兵臨城下之時,城裡的人早就不把張飛這個小小的粘豆包兒當幹部,直接將城門開啟迎接曹操進城。
張飛只得一個人悄悄溜走,不帶走徐州的一片雲彩。
孤苦伶仃的張飛又憋屈,又彷徨,不知道該往哪裡去。這個時候的張飛,還根本沒有成長為後來的“萬人敵”。要知道,當年桃園議事時,張飛還是一個高中生一般的馬仔,也根本不像後世小說裡說的那樣“桃園結義”。
桃園議事後,這才幾年,當年的小屁孩兒張飛已經成長為一個個子高大身材魁梧的漢子,年紀只20來歲,這是他的優勢,但也是他的軟肋。
核心老大不見了,最能打的關羽降曹了,自己一個人行走在田野裡,放眼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