倔強的紐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7章 做一場關於“人民戰爭”的實驗,星落門,倔強的紐扣,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鄉民們群情激昂,手裡的各式農具舞動生風。
顯然,這些人都是被那些羌蠻人戕害過得不淺。
外面的鄉民越來越多,對於軍隊來說,這其實不是一個好事情。一則這其中是否隱藏著不可預知的危險,誰知道咧。
二則這些鄉民畢竟不是軍人,他們的存在,不僅對戰爭起不了什麼實質性的作用,反而可能在關鍵時刻,壞了軍隊的大事。
馬忠一直努力勸說鄉民們趕緊離開,但卻無濟於事,甚至在彼此拉鋸期間,鄉民的數量卻越來越多。
很多鄉民情緒激動起來,鼓譟不已,紛紛叫嚷著:“咱們都是來殺蠻子的,憑什麼要我們走?”
“這些蠻子殺了我家上上下下十幾口人,要走,你們走,老子不走,除非你殺了老子!”
……
群情洶洶之際,另外一隻人馬奔了過來,卻原來是三江口蠻王妃祝融氏帶著孟氏家兵前來助戰。
祝融氏之所以趕來,當然有受永昌郡守呂凱老大人的委託。
大家相見,自然欣喜不已,但鄉民們的數量此時早已經過了萬人之眾,勸又勸不走,打又打不得,一時之間,本來該同仇敵愾的軍隊與鄉民之間,幾乎要爆發衝突了。
沈騰一直冷眼旁觀。
馬忠在這裡,人家是南中第一人。張嶷在這裡,人家是次督,更是貨真價實的郡守大人。現在,又來了自己的老乾媽蠻王妃,他才不想湊什麼熱鬧。
他手下的那2000餘騎卒力量,自然早就自動歸屬到庲降都督府下面去了,由馬忠都督統籌安排。
但目前從銀坑洞帶來的那2000礦工,卻一直都還在沈騰的手中掌握著,烏蠻三傑也正式“解甲歸田”,成了沈騰手下最閒雲野鶴般的存在。
對於這三人,沈騰一向放任自流,人家本來也不算自己的手下,大家不過是結伴而行罷了。
但這段時間的相處下來,彼此之間感覺良好,三人對於沈騰自是喜歡,沈騰對於三人,也喜愛有加。
在沈騰看來,能將這三人一直帶在自己身邊,無疑是最得意的事情了。即便不能,也不能讓自己成為他們三人的敵人,這幾個傢伙和猴子一樣,都是天賦異稟之人,做朋友總好過做敵人。
對於鄉民們的主動前來助戰,在馬忠等人看來,是麻煩。但在沈騰眼中,這件事情卻意義非凡——他彷彿看到了後世那場轟轟烈烈的三大戰役中“人民戰爭”的雛形。
中國歷史上,真正打響“人民戰爭”的,還要等上2000年。
在後世那場曠世戰役中,膠東半島數十萬民眾自主自發地參與其中,運送給養,保障後勤,運送傷員,運送彈藥、瓦解敵軍士氣、押送俘虜、捕捉俘虜……
用偉大的高祖爺爺的話說:“將敵人陷入轟轟烈烈的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中去”。
所以,當睿智如馬忠張嶷等遇到此等情況,其態度之懵懂,是可以理解的。
在沈騰眼中,所謂“人民戰爭”,其核心有二:第一,為人民而戰;其二,人民自發做出選擇,並且主動參與其中。
而此時,在沈騰眼中,“人民戰爭”的核心元素已經具備,但主事者卻困於歷史桎梏中,難以覺悟。
這些羌蠻僰蠻禍害越巂郡已經不是一次兩次了,人民深受其害,無論蠻漢,皆是如此。此時,因為政府軍將這些羌蠻僰蠻圍堵在城中,來一個關門打狗,人民自發自覺地要求參與戰鬥,這剛好符合沈騰對於“人民戰爭”的核心元素的定義。
此時馬忠手中的兵力已經不少,他自己帶來2000人,加上沈騰張嶷手中的,還有祝融氏帶來的蠻兵等,好幾千人了,在數量上已經超過城內的蠻兵數量。
目前的態勢,只要困住幾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