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居的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4章 王厚吸納江東才俊!,曹操天崩開局,遇到我,他無敵了,隱居的魚,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荀彧放下卷宗,揉了揉酸澀的眼睛。他知道,自己不能再這樣熬夜了。

他起身走到窗邊,推開窗戶,一股清新的夜風迎面吹來,讓他精神一振。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氣,感受著夜的寧靜。

遠處,傳來陣陣更鼓聲,提醒著他時間的流逝。

荀彧關上窗戶,回到桌案前,將卷宗整理好,然後吹滅了油燈,走出了書房。

他穿過庭院,來到臥室,躺在床上,卻怎麼也睡不著。

他腦海中不斷浮現著侄兒們遠去的背影,以及荊州戰事的情景。

他知道,荊州之戰至關重要。荊州地處南北要衝,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如果曹操能夠拿下荊州,便可以進一步威脅江東,進而統一天下。

然而,劉備也不是易與之輩。他佔據荊州多年,深得民心,而且麾下有一批精兵強將,例如關羽、張飛、趙雲等人,都是萬人敵。

曹操與劉備的荊州之戰,註定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拉鋸戰。

想到這裡,荀彧不禁嘆了口氣。他深知,亂世之中,百姓最是受苦。他希望戰爭能夠早日結束,讓百姓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

……

襄陽城,招賢館。

王厚坐在主位上,看著臺下熙熙攘攘的人群,臉上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自從他釋出招賢令以來,前來應募的人才絡繹不絕,其中不乏一些有真才實學之輩。

王厚深知,人才是戰爭的關鍵。他需要招募更多的人才,來幫助他打贏這場戰爭。

“諸位,”王厚站起身,朗聲道,“我奉丞相之命,前來襄陽招賢納士。如今荊州戰事膠著,我軍急需人才補充。希望諸位能夠各盡所能,為我軍效力,為天下的統一貢獻一份力量!”

王厚的講話慷慨激昂,充滿了感染力,引起了臺下眾人一陣陣的歡呼聲。

“王將軍,我等願效犬馬之勞!”

“王將軍,我等願為丞相效力!”

……

王厚看著臺下群情激昂的眾人,心中充滿了信心。他知道,有了這些人才的幫助,他一定能夠打贏這場戰爭。

接下來,王厚開始對前來應募的人才進行考核。他根據每個人的特長,安排他們擔任不同的職位。

有些人精通兵法,被安排到軍中擔任參謀;有些人擅長政務,被安排到地方擔任官員;還有些人精通醫術,被安排到軍中擔任軍醫。

王厚對人才的重視,贏得了眾人的尊敬和愛戴。

……

數日後,荀彧的兩個侄兒,荀文廣和荀文謙,也來到了襄陽。

他們聽聞王厚招賢的訊息後,便立即動身前往襄陽。

他們來到招賢館,見到了王厚。

“王將軍,我等是荀彧大人的侄兒,特來投奔將軍。”荀文若恭敬地說道。

“好,好。”

王厚對荀文若和荀文謙非常重視,將他們安排到身邊擔任幕僚。

江夏城中,劉備煩躁地在中軍大帳內來回踱步,厚重的腳步聲在寂靜的帳內迴盪,彰顯著他內心的不安。諸葛亮則端坐於一旁,羽扇輕搖,眉頭緊鎖,凝視著跳動的燭火,彷彿要從中窺探出未來的走向。二人皆一言不發,帳內氣氛凝重得令人窒息。

終於,劉備打破了沉默,語氣中帶著一絲焦慮:“軍師,那王厚在襄陽廣招賢士,聽聞應者雲集,短短數日,荊州英傑已去大半。如此下去,不出半年,荊州豈不盡落入曹操之手?”他重重地嘆了口氣,言語間充滿了擔憂。

諸葛亮輕嘆一聲,羽扇的搖動也慢了下來:“主公所慮,正是亮之所憂。荊州本就人才匱乏,如今人才流失,我軍實力必然受損。”他頓了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火影:戰國的那些事

滾水摸個魚

我,慈愛勇者,打錢!

Mr布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