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離間周瑜與劉備!
隱居的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1章 離間周瑜與劉備!,曹操天崩開局,遇到我,他無敵了,隱居的魚,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息怒?你讓我如何息怒?”曹操指著鍾繇,怒道,“劉協越來越囂張了,他這是要把我架空!”
“難道他不知道,是誰在養他嗎?”
鍾繇沉默片刻,說道:“丞相,如今王厚勢大,陛下倚重他也是情理之中。我們現在不宜與陛下發生衝突,以免落人口實。”
曹操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他知道,鍾繇說的沒錯。他需要忍耐,需要等待時機。
“傳令下去,密切監視陛下的一舉一動。”曹操沉聲道,“我要知道他每天都在做什麼,見了什麼人,說了什麼話!”
“諾!”鍾繇領命而去。
曹操獨自一人站在窗前,望著遠方的天空,眼神中充滿了陰霾。他知道,一場新的風暴即將到來。而他,必須做好準備,迎接這場風暴的洗禮。
夜已深,銅雀臺上的燈火依舊通明。曹操伏在書案上,手中握著一封書信,眉頭緊鎖。這封信是王厚從荊州送來的,信中建議曹操封周瑜為江夏太守,以離間江東孫權和江夏關係。
曹操反覆思量著王厚的計策。
孫權則一直對荊州虎視眈眈,如果能利用周瑜挑起孫權和劉備之間的矛盾,讓他們互相爭鬥,自己便可以坐收漁翁之利。
“妙計,妙計啊!”曹操不禁讚歎道。王厚果然是智謀無雙,總能想出一些出人意料的計策。他決定採納王厚的建議,明日上朝便向劉協提議封周瑜為江夏太守。
第二天清晨,金鑾殿上,文武百官齊聚一堂。曹操向劉協稟報了荊州的戰況,並提議封周瑜為江夏太守,以安撫江東民心。
劉協對曹操的提議感到有些意外。周瑜是孫權的得力干將,封他為江夏太守,豈不是等於把江夏拱手讓給孫權?
“丞相,周瑜乃江東之人,封他為江夏太守,恐有不妥吧?”劉協問道。
曹操不慌不忙地答道:“陛下,周瑜雖然是江東之人,但他為人正直,忠義無雙,深受江東百姓愛戴。如今江夏在逆賊手中,民心不穩,如果能由周瑜擔任太守,定能安撫民心,穩定局勢。”
劉協無奈,只能下旨,並製作了印綬與聖旨。
宣佈,廢除之前江夏印綬與文牒。
柴桑城中,孫權緊鎖眉頭,在大殿中來回踱步。手中的信箋已經被汗水浸溼,紙上“周瑜,江夏太守”幾個字更是顯得格外刺眼。
“公瑾領了江夏太守?曹操此舉,究竟是何用意?”孫權喃喃自語,心中疑慮重重。曹操一向視江東為眼中釘,如今卻將如此重要的戰略要地拱手相讓,這其中定有蹊蹺。
魯肅神色匆匆地走進府邸,正看到孫權獨自一人在廳中踱步,眉頭緊鎖,面帶慍色。
“主公,可是為了周瑜領江夏太守一事煩憂?”魯肅躬身施禮,輕聲問道。
孫權停下腳步,嘆了口氣:“子敬所言正是。曹操此舉,分明是離間我與周瑜,意圖破壞孫劉聯盟,其心可誅!”
魯肅捋了捋鬍鬚,沉吟道:“主公明鑑。曹操老奸巨猾,王厚詭計多端,此二人狼狽為奸,定然沒安好心。周瑜將軍性情高傲,又極重名望,恐怕難以抵擋這江夏太守的誘惑。”
孫權來回踱了幾步,語氣焦急:“正是如此!我已派人去尋周瑜,勸他切勿接受曹操的封賞,只是…我擔心他未必肯聽。”
魯肅上前一步,勸慰道:“主公莫急,周瑜將軍雖然性烈,卻並非不明事理之人。待他冷靜下來,定能明白此中利害。”
不多時,周瑜身著戎裝,大步流星地走進了廳中,臉上帶著一絲掩飾不住的喜色。
“公瑾,你來了!”孫權連忙迎上前去,語氣中帶著一絲懇求,“你切莫要接受曹操的封賞啊!”
周瑜微微一愣,隨即笑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