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楚澤破局之路
愛吃木藕鴨腿湯的劉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2章 楚澤破局之路,秦始皇蕩平六國,愛吃木藕鴨腿湯的劉莊,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郢都的天空陰霾密佈,黃歇的府邸內燈火搖曳。他深知,此刻的楚國仿若驚濤駭浪中的孤舟,稍有不慎,便會被歷史的洪流吞噬。
黃歇與謀士朱英圍坐於案前,反覆推敲著應對之策。“當務之急,是要重聚人心,喚起楚人骨子裡的熱血與堅毅。”黃歇目光灼灼,手中的竹簡被攥得緊緊的。朱英微微頷首,沉聲道:“君上,可從市井街巷入手,宣揚秦之殘暴、合縱之要義,讓百姓成為我們堅實的後盾。”
於是,黃歇派遣門客扮作遊方藝人,於郢都的集市中講述著各國被秦蠶食後的慘狀:百姓流離失所,田園荒蕪,宗廟傾頹。楚人聽聞,皆悲憤交加,對秦國的恐懼漸漸化為抗爭的怒火。同時,黃歇還命人在城中張貼榜文,細數列舉朝堂內受賄貴族的惡行,引得民眾紛紛聲討。一時間,輿論的風向悄然轉變,支援合縱的呼聲愈發高漲。
而在宮廷之內,楚王也在暗中觀察著局勢的發展。他雖被貴族勢力所左右,但畢竟心繫楚國宗廟。黃歇瞅準時機,入宮面聖,呈上一份精心準備的治國方略。其上不僅詳述了合縱的戰略佈局,更提及瞭如何削弱貴族特權、充盈國庫、整軍經武的具體措施。楚王看著竹簡上的蠅頭小楷,陷入了沉思。
不久後,楚王頒下旨意,令黃歇徹查朝堂受賄一事,並責令部分貴族暫時停職待查。這道旨意如同巨石入水,激起千層浪。貴族們自是不甘示弱,他們暗中串聯,企圖反撲。但黃歇早有防備,他利用民間高漲的輿論壓力,以及楚王的有限支援,迅速將幾個首惡之徒軟禁起來,穩定了朝堂的初步局勢。
楚軍的整備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著。項燕等年輕將領在黃歇的支援下,于軍中推行新制。他們打破舊有的門閥觀念,提拔寒門子弟中的精銳之士,組建了一支以忠誠和勇猛為信條的新軍。黃歇還親自前往軍營,鼓舞士氣,他站在點將臺上,高聲呼喊:“楚人同澤,生死與共!今日之抗爭,為楚國之存續,為子孫之安寧!”士卒們聞之,皆熱血沸騰,齊聲響應,聲震雲霄。
與此同時,黃歇也未放鬆對外的聯絡。他派密使前往趙國,與平原君商議合縱聯軍的下一步部署;又致信魏國信陵君,尋求糧草與軍備的支援。各國雖也深陷困境,但深知唇亡齒寒之理,紛紛表示願意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協助楚國。
秦國方面,王翦得知楚國朝堂的變故後,加快了進攻的步伐。秦軍先鋒部隊已逼近楚境,斥候的馬蹄聲踏碎了邊境的寧靜。黃歇聞報,立即調遣楚軍精銳前往邊境拒守,一場大戰一觸即發。
在這劍拔弩張的時刻,楚國國內的局勢依然微妙。貴族勢力雖遭受重創,但仍在暗中謀劃,企圖尋找機會破壞黃歇的佈局。而黃歇則周旋於宮廷、軍隊與民間,不斷調和各方矛盾,凝聚著楚國上下的力量。
邊境的戰場上,楚軍嚴陣以待。他們身著簡陋卻整潔的甲冑,手持磨礪鋒利的戈矛,眼神中透露出堅毅與決絕。項燕騎著戰馬,巡視著防線,高聲激勵著士兵:“今日之戰,關乎楚國存亡!我等身後,是萬千楚人,是祖宗社稷!唯有死戰,方可求存!”楚軍將士們齊聲怒吼,聲浪滾滾,向著秦軍的方向傳去,似是在向侵略者宣告著楚人永不屈服的決心。
隨著第一縷硝煙在楚境上空升起,這場楚國命運的生死較量正式開場。黃歇站在郢都的城樓上,望著遠方戰火瀰漫的天際,心中滿是憂慮與期望。他知道,這只是漫長抗爭路的開端,而楚國的未來,將在這血與火的洗禮中,由楚人自己的雙手去奮力書寫,或悲壯,或輝煌,但無論如何,都要在這亂世中爭得一絲曙光與希望……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