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秦趙烽火山河破碎下的掙扎與命運
愛吃木藕鴨腿湯的劉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7章 秦趙烽火山河破碎下的掙扎與命運,秦始皇蕩平六國,愛吃木藕鴨腿湯的劉莊,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秦國攻打趙國的戰爭,如一場漫長而慘烈的噩夢,歷經數年,將兩國都拖入了戰爭的深淵,這片古老的華夏大地也被戰火灼燒得滿目瘡痍。
戰爭伊始,秦軍的鐵騎如黑色的洪流,洶湧撲向趙國邊境。趙國軍民雖早有戒備,但面對秦國虎狼之師的猛烈攻勢,依舊倍感壓力。趙國名將李牧臨危受命,率領精銳之師駐守北方要隘。李牧深知秦軍之悍勇,故而採取堅壁清野之策,憑藉著趙國邊境的山川險要,深溝高壘,拒不出戰。秦軍多次挑釁,皆被李牧巧妙化解,戰事一時陷入僵局,雙方在邊境線上僵持不下,互有攻守,硝煙瀰漫在每一寸土地上,死亡的陰影悄然籠罩著這片戰場。
然而,秦國的離間之計如同一把陰險的匕首,悄然插入了趙國的心臟。趙王遷在奸臣郭開的蠱惑下,竟對李牧產生猜忌,昏庸地自毀長城,將李牧斬殺於陣前。趙國軍隊瞬間陷入群龍無首的混亂境地,秦軍見此良機,立刻發動全面進攻。失去了李牧的指揮,趙軍防線迅速崩潰,秦軍如入無人之境,長驅直入,一路攻城掠地,趙國的城池相繼淪陷,百姓流離失所,哭聲震天。
在邯鄲城內,恐慌與絕望的情緒迅速蔓延。趙王遷此時才追悔莫及,但大勢已去,無力迴天。秦軍圍城數月,城中糧草斷絕,餓殍遍地,軍民苦苦支撐,卻難以抵擋秦軍一波又一波的猛烈攻擊。
戰爭的殘酷遠不止於此。秦軍佔領趙國後,推行嚴苛的秦法,對趙國的百姓進行高壓統治。許多趙國的貴族被剝奪了財產和地位,淪為平民甚至階下囚;普通百姓則被迫承擔繁重的勞役,為秦國修築宮殿、道路和防禦工事。大量的青壯年被徵調入伍,送往秦國的各個戰場,生死未卜,家中只剩下老弱婦孺,農田荒蕪,經濟陷入崩潰的邊緣。
但趙國的百姓並未完全屈服於秦國的統治。在一些偏遠的地區,仍有零星的抵抗力量在頑強地與秦軍周旋。他們藏身於山林之間,憑藉著對地形的熟悉,不時襲擊秦軍的補給線和小股部隊,以自己的方式扞衛著趙國最後的尊嚴。然而,這些抵抗力量畢竟勢單力薄,難以對秦軍構成實質性的威脅,在秦軍的殘酷鎮壓下,逐漸被撲滅。
而在秦國國內,這場漫長的戰爭也給百姓帶來了沉重的負擔。大量的青壯年勞動力被徵調至前線,使得農田無人耕種,糧食產量銳減,物價飛漲,民不聊生。但秦國的統治者為了實現統一六國的霸業,對此視而不見,繼續將戰爭機器不斷向前推進,將整個國家都綁在了戰爭的車輪上,向著未知的命運疾馳而去。
咸陽城巍峨高聳,宮殿連綿,於朝陽之下盡顯其雄渾氣魄,恰似秦國之霸業,勢不可擋。然城內街巷之中,卻處處瀰漫著民生維艱之象。市肆之間,物價騰貴,粟米之價一日數漲,百姓面露菜色,衣不蔽體者十之七八。老嫗坐於街角,手捧半碗稀粥,眼中滿是無奈與悲慼,孩童啼飢號寒之聲不絕於耳,秦國的底層蒼生在戰爭的重壓下苦苦掙扎。
秦軍的營帳星羅棋佈於六國邊境,黑色的旌旗遮天蔽日,每一面旗幟之下皆有無數雙渴望軍功與榮耀的眼睛。年輕計程車卒們身著簡陋的甲冑,手持冰冷的兵器,在各級軍官的呵斥聲中,進行著日復一日的殘酷訓練。他們背井離鄉,不知這場戰爭何時終結,唯有家中老母嬌妻的身影,能在寒夜的夢中給予一絲溫暖慰藉。
朝堂之上,嬴政高坐龍椅,目光堅毅而冷峻,凝視著下方的群臣。李斯奏報著各地的戰事與糧草徵調情況,王翦、蒙恬等將領則進獻著下一步的征伐方略。對於國內民生的凋敝,嬴政雖心中有數,卻未露聲色。在他心中,六國一日不滅,秦國便一日不得安寧,統一大業乃千秋之功,些許代價在所難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