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秦始皇傳承之思(一)
愛吃木藕鴨腿湯的劉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9章 秦始皇傳承之思(一),秦始皇蕩平六國,愛吃木藕鴨腿湯的劉莊,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公元前 210 年,深沉的夜幕如同一幅巨大的黑色綢緞籠罩著古老的秦宮。在這靜謐的深夜裡,宮中深處透出一絲涼意,彷彿能穿透骨髓。秦始皇嬴政身著一襲黑袍,獨自一人靜靜地坐在寢宮之內。微弱的燭火在微風中輕輕搖曳,忽明忽暗地映照出他那張凝重且充滿沉思的面龐。
此時此刻,這位一統六國、威震天下的帝王心中正波瀾起伏。他那雙深邃的眼眸凝視著跳動的燭光,思緒卻早已飄向了遙遠的未來。對於這個龐大的帝國而言,傳承至關重要,然而接班人的人選卻讓他左右為難,遲遲無法下定決心。
嬴政深知,自己一手締造的大秦江山需要一個有足夠能力和智慧的繼承人來延續輝煌。但面對眾多皇子,他們各有所長,又各有不足,究竟誰才能夠擔當此重任?長子扶蘇仁慈寬厚,但性格略顯柔弱;幼子胡亥機靈聰慧,卻缺乏穩重與決斷……一個個身影在他腦海中閃過,每一個都令他難以抉擇。
嬴政端坐在龍椅之上,雙目微閉,思緒漸漸飄遠,回憶著自己波瀾壯闊的一生。他彷彿看到了戰場上金戈鐵馬、烽火連天的場景,那是他率領秦軍橫掃六國時的壯烈畫面;又彷彿聽到了百姓們對他高呼萬歲的聲音,那是他完成大一統後所收穫的無上榮耀。
如今,這廣袤無垠的土地皆歸秦國所有,一個龐大而強盛的秦帝國已然崛起於東方大地。嬴政睜開雙眼,凝視著宮殿內奢華的裝飾與威嚴的擺設,心中不禁湧起一股強烈的自豪之情。
然而,當他的目光緩緩轉向未來時,原本舒展的眉頭卻不由自主地緊緊皺起。他想到了自己的兩個兒子——長子扶蘇和幼子胡亥。
扶蘇,這位寬厚仁愛之人,自幼便接受良好的教育,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他心地善良,對待他人總是彬彬有禮,且心懷天下蒼生,主張以仁政治國,期望能給予百姓們一個安寧祥和的生活環境。其仁德之名早已傳遍朝野上下,深得臣民們的愛戴與敬仰。
相較之下,幼子胡亥則顯得格外聰明伶俐。他總能巧妙地揣摩到父親嬴政的心思,並投其所好地做出回應,因此也頗得嬴政的歡心。但與此同時,胡亥的性格中亦帶有幾分任性和驕縱之氣,這讓嬴政在欣慰之餘不免有些擔憂。
在一個萬籟俱寂、靜謐祥和的夜晚,月光如水般灑落在宮殿的每一個角落。嬴政身著一襲黑袍,腳步輕緩地踱步至窗前。他靜靜地佇立著,仰頭凝望那輪高懸於天際的皎潔明月,銀色的光芒映照在他那冷峻而深邃的眼眸之中,使得他原本就威嚴的面容更添了幾分神秘與滄桑。
此時此刻,無數紛繁複雜的思緒如潮水般湧上心頭。他不禁回想起長子扶蘇曾經屢次在朝堂之上毫不畏懼地直言進諫,公然反對自己所施行的某些過於嚴苛的政策。扶蘇的聲音和話語彷彿就在眼前回蕩,讓嬴政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
“扶蘇啊扶蘇,你為何如此仁慈?這般心性,若是他日繼承大統,真的能夠駕馭得了這滿朝的文武百官嗎?他們可都是些心思縝密、權謀深沉之輩。而且,朕所推行的大一統政策乃是關乎天下蒼生福祉之大計,又豈是僅憑一顆仁慈之心便能順利延續下去的呢?”嬴政眉頭微皺,在心中暗暗思忖道。
然而,對於這個兒子,嬴政內心深處其實湧動著一股複雜而深沉的情感。這份情感猶如一泓深不見底的湖水,表面看似平靜無波,實則蘊含著無盡的波瀾和暗流。
扶蘇,他不僅才華橫溢,令人矚目,而且品德高潔,宛如一塊無瑕美玉。他的才情在朝堂之上展露無疑,每一次的建言獻策都能切中要害,展現出非凡的智慧;他的德行更是廣受讚譽,對待臣民寬厚仁愛,心繫天下蒼生之苦樂。這樣一個優秀的兒子,如何能不讓嬴政心生喜愛?
可是,作為一統六國、威震四海的一代雄主,嬴政太清楚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