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夏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8部分,以碳之名,那年夏天,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些都可以暫時放一放。而目前,在氣候戰場上同仇敵愾,擰成一股繩共同反制歐美集團,才是根本利益所在。所以,人們看到,中國、印度,這對幾十年來喊打喊殺,視同水火的老冤家,也終於上了一輛戰車。此刻,他們是難兄難弟。 txt小說上傳分享

哥本哈根外圍博弈(3)

這也正應了丘吉爾那句至理名言: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恆的利益

以上這些事件,看似孤立,可只要竄連起來解讀,不難發現它們都與國際大減排遊戲相關,或者說是為哥本哈根大PK預熱。選手尚未登臺,暗戰大潮已然激烈湧動,空氣中的火藥味嗆鼻可聞。由此不難想象,一旦正式投入廝殺,那場面該是何等的火爆?

第五節、激戰貝拉中心

沒辦法,世界就是這麼現實的。在歐盟國家掌握氣候話語權,劃定出2度的升溫紅線,以及對應的減排總量要求情況下。碳排放權的大小,就成了國家間利益爭奪的焦點。咱先不說這升溫2度限值和2020較1990減排20%的要求,是怎麼算出來的,大概地球是他們家養殖場的恆溫孵化器吧。單說這減排部分要誰來承擔?這可是真金白銀的利益。明顯的,誰減得少,誰擁有的兌換利益的籌碼就多。所以都想讓他人多減,好自己獲得最大的碳排放權益。

因此,目前被列為人類社會所面臨首要危機的氣候變化問題,不過一場國際利益大博弈而已。為應對這一問題而舉行的哥本哈根大會,說白了是各國圍繞“碳排放權”的角鬥場罷了。角鬥場上,表面上大家都給自己打扮成正義化身,為挽救“人類危亡”而慷慨陳詞。實際上則在利益驅動下,站隊結盟、黨同伐異,組織或加入自己的利益趨同陣營,進行陣營對陣營的搏殺。

大的陣營劃分有兩個,發達國家集團對發展中國家。而根據國情差別和對應的不同減排量訴求,還可以劃分出三個陣營:推動減排最積極的歐盟集團;和歐盟聯手對付發展中國家,但因本國利益,目前尚不能大幅度減排的美國、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亞、紐西蘭為主的傘形國家;代表發展中國家利益,強烈反對被要求承擔減排指標的中國、印度、巴西、南非等基礎四國,以及他們背後的“77國集團”。

這其中,美國、中國、歐盟,廝鬥場的三個絕對主角,他們之間利益和矛盾錯綜複雜,雖然矛盾的總體表現特徵是歐美聯手製中印,但中美、中歐、美歐之間都有矛盾糾結,都在互相鬥法中。當然,因為各自利益上的某別,發展中國家集團內部也時有矛盾爆出。比如一些大洋小國,以馬爾地夫和圖魯瓦位代表,就被歐盟抬出來當暖化受害者代言,他們的代表每天以淚洗面,打悲情攻勢。

除了各國政府構成的談判主體外,還有大量民間團體也加入其中,當然,他們主要是來施加壓力的。

這些紛繁蕪雜的矛盾背後,最根本的矛盾還是歐美集團對中印等基礎四國

前面說過,歐美集團一心想廢了《京都議定書》,將發展中國家,尤其是中印等國納入到強制減排軌道上來。其中美國不想承擔過多減排責任,歐盟的利益在於忽悠瘸中印,然後好賣柺。而中印的底線是嚴守《京都議定書》和氣候框架條約規定的“共同但區別責任”原則,堅決不接受強制減排,要減排的話,我自主減,不能有總量指標限制。

在各方利益嚴重對立的情況下,這種矛盾,顯然具有不可調和性。這也決定了,哥本哈根的宿命必然是無果而終,他即使爭鬥的再火花四濺,也頂多一個火花四濺的扯淡遊戲。

2009年12月3日,也就是哥本哈根大沙龍隆重開張前夕,筆者曾在天涯社群發過一篇文章《質疑全球變暖,寫在哥本哈根大會前夕》,主要從自然科學角度證偽暖化之說。而12月5日在回貼交流中,也早已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