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蝸的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九十六章 好羨慕,重生從零六開始,想蝸的牛,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讓黃珊疑惑的計劃不是別的,而是產業生態圈,
有一段時間,大概是一四到一七年左右吧,幾乎大大小小的公司都在談生態,似乎不談點生態,就顯得自己多落伍似的,
其中最出名的,應該就是那位人在國外訊號不通的賈先生,什麼老張啊小四啊,跟著後面還有好大一票明星,以及不少資本大佬,都是讓他的生態圈忽悠入局的。
可是,後世有人評價過國內做生態圈的公司,說國內真正做到生態圈的只有兩家,一個阿狸,一個鵝廠,
阿狸從電商到支付到快遞到周邊產業到大資料運營,打造出全球最大的電商圈,
鵝廠卻是另一種模式,他們採用去中心化,用社交加內容的方式,無聲無息地將他們的觸角滲透到人們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這話基本上沒問題,但是,大部分人都忽略了另一家,
那就是小迷,因為小迷做的不僅僅是網際網路生態圈,而是物聯網!
物聯網這個概念,要到一零年之後,才會逐步在國內普及,真正為社會所熟知,更是要等到一八年之後,
其實早在九五年的時候,比爾蓋子就提出過物聯網概念,只不過當時限於技術條件不夠,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
然後國內在九九年,中科院就啟動了感測網的研究,這個感測網事實上就是物聯網,
大雷在創立小迷之前,也有過兩段職業經理人和創業者的經歷,那時候他就對物聯網有了興趣,只不過同樣因為技術條件有限,沒有真正介入到這一行,
直到後來創立了小迷,又透過小迷攢夠了足夠的資本,再加上那時候技術條件也逐漸成熟,3g落幕4g開啟,在啟動小迷生態鏈計劃的時候,才正式開始這一創舉。
相比已經開始發力,並且無法撼動的阿狸和鵝廠,還沒出現的小迷模式,正好是陳陽最合適的模仿物件,
換句話說,小迷的這種模式,適合任何時間段的任何一家企業,只要你有這個實力和雄心,就可以去完成,
嗯,作業很好抄,
咳咳,但不保證能抄對!
陳陽上輩子在網際網路公司工作的時候,和公司老闆、運營經理一起仔細分析過幾個大廠的業務生態,其中自然包括小迷,
在小迷的產品生態鏈中,智慧手機毫無疑問是處於核心位置,圍繞著智慧手機的,便是自拍杆、移動電源、耳機、充電器、音響、資料線這類手機配件,
第三圈則是膝上型電腦、路由器、可穿戴裝置、電視機頂盒、智慧白電、兒童智慧等等這些個人電子產品,最後一圈則是智慧家電、個人生活用品等其他周邊產品,
要打造這樣一個生態圈,單靠小迷一家公司自然不可能,甚至更進一步來說,連他們最核心的智慧手機都不是自己做的,他們自己做的只有系統軟體,
所以他們開啟了瘋狂的投資併購模式,共投資了將近兩百家企業,
而小迷又是和大雷捆綁成一體的,在小迷之外,大雷個人的投資數量更多,他透過個人所有的順為資本,投了將近三百家公司,在這總共四百多家企業中,其中又有六七十家是以合投的形式進行。
另外,大雷和小迷對外輸出的,不僅僅是資金,更是小迷的成功經驗和統一價值觀,不管是任何一種電子產品,包括其他種類的產品,都可以整合到小迷系統當中去,成為小迷的一部分,
就是依靠這種文化核心,小迷才能將那麼多的外部企業整合到一起,從手機廠商成長為百貨公司!
除此之外,撇開產業收穫,大雷還說過一句話,小迷的種下的種子,早已結成天文數字,一個誰都不知道的天文數字!
當時陳陽看到那句話的時候,口水都下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