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仁/嶽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7頁,風雪定陵,楊仁/嶽南,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孝子皇帝元璋謹述

洪武十一年夏四月,命江陰侯吳良督工新造皇堂,予時秉鑒窺形,但見蒼顏皓首,忽思往日之辛。況皇陵碑記,皆儒臣粉飾之文,恐不足為後世子孫戒,特述艱難、明昌運,俾世代見之。其辭曰:

昔我父皇,隅居是方,農業艱辛,朝夕彷徨。俄而天災流行,眷屬罹殃。皇考終於六十有四,皇妣五十有九而亡。孟兄先死,閤家守喪。

田主德不顧我,呼叱昂昂。既不與地,鄰裡惆悵。忽伊兄之慷慨,惠此黃壤。殯無棺槨,破體惡裳。浮掩三尺,奠何餚漿。

既葬之後,家道惶惶。仲兄少弱,生道不張。孟嫂攜幼,東歸故鄉。值天無雨,遺蝗騰翔。里人缺食,草木為糧。予亦何為,心驚若狂……淚筆以述難,諭嗣以託昌……

碑文情真意切,氣魄非凡。現代著名文學家、定陵發掘指導者鄭振鐸在講到此文時曾說:&ldo;《皇陵碑文》確是篇皇皇大著,其氣魄直足翻倒了一切誇誕的碑文。它以不文不白、似通非通的韻語,記載著他自己的故事,頗具有浩浩蕩蕩的氣勢。&rdo;

既然有祖訓在先,為何後來的皇帝不撰寫碑文?據史料載,原長、獻、景、裕、茂、泰、康七陵門前,並沒有碑亭和碑,到嘉靖時才逐一建成。當時的禮部尚書嚴嵩曾請世宗撰寫七碑之文,但正迷戀酒色、沉浸修道成仙的嘉靖皇帝,卻無心思和才華撰寫。自此,十三陵前的碑文便空了下來。事實上,自明朝中期以後,皇帝多好嬉戲,懶於動筆費神,而最主要的原因,則是感到江河日下,帝國飄搖,其&ldo;功德&rdo;已經不能直言了。

定陵無字碑初建時置於亭內,亭呈方形,每邊長11米。清初被八旗軍所毀,但石碑仍然是完好無損。乾隆時重加修葺,但未恢復原亭,僅建矮牆環以四周,四牆正中各置一門以便出入。今天,只有矮牆存在,圍繞著一塊巨大的石碑矗立在藍天白雲之下,目睹世間滄桑。

定陵陵園是由一組建築群組成,位於大峪山前,座西北略偏東南。

據(帝陵圖說》載:定陵有朱門三道。外羅城牆門,即為定陵的第一道門。重簷黃瓦,雄偉壯闊。牆上鑲琢山水、花卉、龍鳳、麒麟、海馬等影象,登高觀之,山明水淨,花艷葉翠,龍飛鳳舞,馬躍麟騰,構成了一幅天然的風情畫廊。

第二道門,即為祾恩門。祾恩門實則是一座大殿,共由五間組成,清初毀於八旗軍之手,乾隆時重修,在原來的基座上縮為三間。民國時期遭到大火焚燒,大殿蕩然無存。祾恩門兩山接於宮牆,左右各置腋門,至今儲存完好。宮牆以西與第二道門之間,構成陵園的第一個院落。

進入祾恩門之後,為陵園的第二個院落。院落正中為祾恩殿,即為祭祀陵寢的宮殿,這是陵園前部的中心建築。祾恩殿原為七間,亦毀於清初。乾隆時期雖加重修,但在原來基座上,縮小為五間,現僅存殿座及石欄板。

定陵祾恩殿與永陵祾恩殿大小相同,座前亦有月臺,月臺兩側各有石階一道,臺前有石階三道。階中丹陛雕龍雲紋,刀法凌厲,形象逼真,堪稱石刻藝術之精品。

祾恩殿之後為欞星門,其狀如牌樓,故有&ldo;牌樓門&rdo;之稱。門兩側高聳長方形漢白玉柱各一根,柱頂雕石獸,兩柱之間為門樓,樓上覆蓋黃瓦。每當紅日初照,欞星門燦爛輝煌,如空中樓閣,引人遐思。

明樓與寶城看似分離,實則是一個完整的整體。明樓建於寶城前的方城之上,方城兩側與寶城城牆相接。方城正中,即為明樓,明樓全部為磚石結構。樓上額枋正中,榜書塗金&ldo;定陵&rdo;二字。樓四周為平臺,內豎石碑一座,碑額刻篆書&ldo;大明&rdo;,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爆紅後我跟經紀人跑了[GL]

夜落午時花

只對你寵愛

若家的小瓶子

[心理罪]天使在左惡魔在右

天邪九妖

從魔法學院歸來的高材生

月上小兔

靜州往事

小橋老樹

女兒紅

Fox胡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