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精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9頁,第三次機遇,夜色精靈,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ldo;有利必有弊,其弊呢?&rdo;
&ldo;其一,中國產金不足,奴才折算過了,如果足額儲備,國家這麼多貨幣需要準備地黃金大約至少需要目前朝廷所能調配的75倍,以後還要再長,如果不足額準備,則信用不足,容易發生危機;其二,國家出超嚴重,依據海關統計,每年都有數千萬兩數額權益外流,按照這樣推斷,即便我們有足夠的黃金,過不了幾年也會逐漸流失成不足。&rdo;載澤一臉遺憾的樣子,&ldo;金本位好是好,依奴才的看法,朝廷卻消受不起。&rdo;
&ldo;總要量力而行,不可貪大圖全。金匯兌本位何如?&rdo;
這個本位同樣大有來頭,1903年,時任海關總稅務司的英國人赫德丟擲一份《中國銀幣之確定金價論》,掀開了建議實行金匯兌本位的蓋頭……
正文 第三卷 第五十章 廢兩改元
金匯兌本位的本質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即&ldo;對外用金,對內用銀&rdo;。
赫德注意到,一英鎊恰好摺合成中國庫平兩8兩,按照這個幣制規律,可以鑄造重1兩的銀幣,然後與英鎊掛鉤,形成類似印度與英鎊之間掛鉤的金匯兌本位。
單純從財政和金融的角度來衡量,這種金匯兌本來是一種較為理想的折中體制,特別是中國銀兩盯牢的貨幣單位是英鎊,作為20世紀初期國際支付運用最為廣泛的貨幣,英鎊儼然扮演著主要外匯貨幣的角色。但赫德的建議也滲透他自己的私貨‐‐即透過這樣的金匯兌本位,將中國的幣制改革成果變成與英國殖民地一般的水平。
雖然印度實行的這種幣制無論穩定性還是運轉都要好於中國體制,但其後蘊藏的風險也讓人不得不卻步‐‐在金匯兌本位下,由於印度是英國完全的殖民地,英國對印度幣制是負有全部責任的,即便印度的支付能力或貨幣體系因為不穩而崩潰,英國會竭盡全力進行挽救;而中國只是各國共同支配下的半殖民地,一旦發生金融危機,英國不會也做不到全力挽救,而其他列強因為中國的貨幣與英鎊掛鉤,也不會存有加以挽救的心理和責任。
因此,仿效印度建立英鎊模式的金匯兌體制固然有其優勢,但風險無疑也是非常大的。後來美國人精琪隔了兩年又提出《中國新圜法條議》,同樣建議實行金匯兌本位。提出與美元掛鉤,並設立洋司皋官(類似於總稅務司地要職)來推進幣制改革。但這體制的弊端與赫德議案一模一樣,甚至於因為洋司皋官這種赤裸裸干涉內政的提議而遭到更多人的反彈。
經過這兩個議案的辯駁,金匯兌本位的優點讓人所明白,其缺點亦讓人所熟知。後來,以袁世凱、張之洞為代表的封疆大吏聯合上書,避而不談金匯兌本位與何國接軌地問題。轉而要求先統一中國貨幣,認為只有統一了中國銀幣才能具備與列強接軌的基礎。在這樣地呼籲下。1905年朝廷制定了《鑄造銀幣分兩成色並行用章程》。
對這段歷史林廣宇瞭解的就比較清楚了,也知道這道《並用章程》公佈後的新問題‐‐究竟是鑄造一兩重的銀元還是7錢2分重的銀元。以張之洞為首的一派強調對帝國原有銀兩體制的繼承,主張鑄1兩重地銀元,並在湖北率先開鑄;以袁世凱為首的一派強調對帝國境內外國鷹洋的相容,主張鑄7錢2分的銀元,並在直隸等地大力推行。
在這個問題上,載澤原本是贊同袁世凱的意見。但上次和載濤起過爭執之後,在這個問題上的表態卻變得敏感起來,因為爭執的物件涉及到載灃和載濤這兩個皇帝的親兄弟。雖然他作為財政大臣在這個上地無論怎樣表態都是無可指摘的,但心中畢竟有些忐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