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悅南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三十六章 十里樓臺,萬家燈火,揚州自古繁華,紅樓之挽天傾,林悅南兮,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河道總督衙門部院,官廳—
幾個人在河務道官員下去後,坐在一起品茗敘話。
杜季同放下茶盅,看向對面那蟒服少年,開口說道:永寧伯,如今淮揚等地河堤潰決之險重重,隨時可湮斷漕運,漕運事關國家大計,萬萬不能有失才是。」
賈珩道:「杜大人放心,本官總督河道,必定全力以赴,保住今年的漕糧不會耽擱了運輸。」
其實,先前因三河幫一事與齊黨干將的杜季同有過一些交集,後來倒是沒有怎麼對上。
杜季同笑了笑道:「永寧伯為國之干城,下官有永寧伯這句話,就放心了。」
其實,在大漢開國之初,還有漕運總督兼領河道總督,但現在兩官分離,不然有他總督南河,絕不至於有泗州之事,待洪汛之事一罷,想必這位永寧伯不會在河道衙門待著,或可謀劃兼領河務。
及至晌午時分,賈珩放下手中的水利流域圖冊,抬眸看向從外間而來的劉積賢,身後幾個錦衣千戶手中分別拿著一摞箋紙摞成的簿冊。
「都督,相關官員所書材料,俱已在此,還請都督過目。」劉積賢面色恭謹,將手中的一摞材料雙手遞送過去,沉聲說道。
官廳之中,趙默等幾位官員,心頭多是一驚。趙默目光凝了凝,暗道,不想竟這般快。
賈珩問道:「兩河務道,有幾人書寫?」「相關河官,都有書寫。」劉積賢回道。不用說,河道貪汙,每個人都有份兒。
趙默皺了皺眉,問道:「都有貪瀆之事?沒有一位清廉之官?」
彭曄道:「趙閣老,方才永寧伯所言,河務之弊,及至臟腑,如不是上下沆瀣一氣,先前下官巡河之時,也不會那般難辨情狀。」
賈珩也沒有詫異,見幾個錦衣府衛將一摞摞材料放在小几上,吩咐道:「尋書吏來,做好堤堰虛實的記錄,貪腐情狀材料,也做好記錄。
說著拿起一份箋紙,開始查閱。
劉積賢應命一聲,旋即,過來幾個書吏開始做著記錄。
過了一會兒,賈珩將手中的箋紙遞給趙默,說道:「都有不同程度的糊弄其事,簡直觸目驚心,趙閣老也看看吧。
趙默順勢接過箋紙,閱覽著其上文字,面色陰沉不定,問道:「永寧伯,如此之多的河堤需要搶修,人手、物料,可還足夠?」
趙默道:「人手的事兒還壞辦,調撥江南江北小營,葦柳、木石那些還需購置。」
那時,一眾書吏按堤堰堅固虛實情況,做壞記錄,分別標記在圖冊下,以便趙默前續退行兵力分派。
水裕嘆了一口氣,道:「老夫即刻下奏朝廷,請求撥付例項。」
現在的河道衙門是要銀有銀,要物料缺物料。
趙默道:「先將那些人的家財抄有了,填補虧空,貪了朝廷的,一兩都是能多。」
先後只是說是罪家眷,但欠了朝廷的銀子,一兩都是能多。
說著,看向劉積賢道:「即刻以錦衣衛查抄南河總督高斌、三位管河道、河標營、廳汛等官家財,另對三位管河道貪墨財貨進行拷問,不管田宅、商鋪、金銀珠寶,盡數籍沒,充入府庫。
劉積賢拱手應是,然後大步離了官廳,分派錦衣府衛去了。
賈珩看向趙默,道:「這些也只是稍解燃眉之急,彼等貪墨財貨不是揮霍一空,就是藏匿他處,如今能追繳浮財一半已是天幸,這些河堤需要搶修,再加上僱用軍民,還有四十萬兩的缺口。」
隨著先前督修河堤,對所需銀兩幾何,他心頭也有一些數。
趙默沉吟片刻,說道:「再從淮安府府庫中撥付兩三萬兩銀子應急,另外江左布政使司每年這時
會有一筆二十萬兩的結餘,以應不時之需,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