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悅南兮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千零五十章 賈珩:一人的捷音,陳漢的悲鳴!,紅樓之挽天傾,林悅南兮,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神京,大明宮,含元殿
今日正是朝會,殿中眾臣人頭攢動,匯聚一堂。
崇平帝坐在御座之上,正在與諸軍機大臣、內閣閣臣聚殿議事,目光投向軍機處的施傑,問道:“西寧方面可有最新軍報遞送過來?”
事實證明,兩條腿走路是對的,以京營軍力,由南安等人率領,在西北那樣的地方取得一場大勝並不難。
“回聖上,南安郡王來報,已經在西北陸續收回湟源、海晏等縣城。”這時,兵部侍郎施傑出班奏事道。
原內閣次輔、兵部尚書李瓚已於不久前,再次奔赴北平,督軍幽燕。
“那就再等等。”崇平帝頷首說著,吩咐道:“青海蒙古方面,南安勢如破竹,收復失地,石柳兩人也打出了開國武勳子弟的威風,內閣下詔嘉諭,待大軍克竟全功,班師回京以後,敘功封賞。”
下方的內閣大學士韓癀欣然領命,眸光微垂之間,心頭湧起一念。
除了衛國公之外,大漢仍然有可以倚靠的柱國之將,那種軍中一家獨大的局面,想來以後不用擔心了。
這般一想,心頭隱憂稍去,不由再次想起天子的用意。
天子用衛國公去江南推行新政,招致怨謗,則讓南安郡王去西北打仗立功,這一來一回,無疑是一步制衡妙棋。
崇平帝這時,目光掠向殿中群臣,問道:“衛國公在江南推行一條鞭法、攤丁入畝等新政如火如荼,昨日南京方面向朕上疏,清丈田畝、攤丁入畝等國策先由衛國公提出,如今衛國公已先在江南清丈賈家以及薛史王家田畝,以身作則,實為難得。”
可以說,江南新政和西北邊患,他都用對了人,如果讓子鈺前往西北,實在是大材小用。
否則派南安郡王去江南,決然理不清錯綜複雜的新政。
下方眾臣聞聽崇平帝之言,這時,刑部侍郎岑惟山笑著拱手道:“衛國公高風亮節,不耽迷於財貨,微臣佩服。”
殿中官員紛紛應是,似是誇讚著賈珩的品行。
崇平帝道:“內閣擬旨,加衛國公為太保,以慰勉其在江南推行新政之苦,著其與兩江總督衙門,加快試行新政步伐。”
下方的內閣首輔韓癀,聞言,遲疑了下,正要手持笏板出班。
卻不想身旁走出一人,正是都察院左都御史許廬,拱手說道:“聖上,衛國公剛至江南,還未來得及立功,聖上如此無功而賞,豈不是為天下時議所譏?”
崇平帝聞言,眉頭緊皺,問道:“許卿,如是何無功而賞?這次新政在江南推行,衛國公積極奔走,也是有功的。”
“聖上,其累受皇恩,如此奔走,當為臣子本分,如今新政還未大行於江南,聖上如何升授太保而酬功?待其新政大行之時,聖上以何爵賞之?”許廬拱手堅持道。
無功而賞三公榮銜,大壞國家典制,而且天子借西北大捷而賞,更有淫賞之嫌。
刑部侍郎岑惟山愣怔片刻,也反應過來,拱手道:“聖上,微臣以為不妥,還請聖上三思。”
現在大漢離了那小兒,依然有人領兵打仗,可見那小兒也不是非他不可的。
韓癀拱手說道:“聖上,以衛國公之能,想來用不了多久,江南新政就能大行,煥然一新。”
崇平帝默然片刻,說道:“那就依諸卿所言,待江蘇新政大功告成之後,一併對衛國公以及高卿論功行賞。”
此事就這般定下。
然而,南安郡王領兵前往西北,大獲全勝的訊息卻如一陣風颳遍了神京寧國府。
榮國府,榮慶堂
賈母正眯著眼坐在羅漢床上,身後正是鴛鴦捏著肩,琥珀、翡翠等丫鬟拿著美人拳幫著賈母捶著腿。
“這鳳丫頭走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