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三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分卷閱讀61,燃骨,餘三壺,地主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皇室歸宗,是大事,原不該如此輕鬆隨意。
面見皇帝只是第一步,驗證信物,出身時辰,內務府記錄核驗,甚至欽天監卜卦,每個環節都可能出錯,都可能被懷疑,踏錯一步,便是試圖混淆皇室血脈,萬劫不復。
許多年後,民間野史會有許多謠傳佚文。大抵無非說趙潯與慶利帝容貌極像,天生龍顏,慶利帝一見趙潯,就哭著喊著要讓這個天賦異稟的兒子認祖歸宗。
當然是扯。
主要是因為慶利帝並沒那麼在意。
他當時還有好幾個兒子尚在盛京,爭鬥得熱鬧。多趙潯一個不多,沒準還能為帝王最愛的制衡事業添磚加瓦,只要證明趙潯的確是皇子,不讓老皇帝當了便宜爹就行。
而內務府也的確按趙潯的生辰倒推,證實慶利帝的確曾在十六年前幸了一名無名宮女,當時慶利帝還一時興起,為憐宮女長期思慕自己這個一國之君,許宮女,若懷胎龍子,賜名“尋”,封美人。
但宮女卻沒等到這一天。
幾日後,一處宮苑著火,燒死了許多宮人,只是其中有幾個找不到了,當時沒有深究。如今一想,或許就是那名宮女不知何因,出宮跑去了民間。
辦事的也找了鴛娘,但她早就瘋了,瘋的板上釘釘,時間悠久,街坊鄰里都能做證。自然不可能讓她對答當年宮中細節,更不可能讓一個瘋女人進宮和慶利帝對峙——除非這官不想做了。
於是,那當差的象徵性地調查了了幾次,便回了慶利帝,一切都對得上,沒什麼疑點。
慶利帝當時卻忙得很,根本顧不上這事——他剛因為建新行宮,增了傜役,又因為想趕上祭拜,命這些百姓一月內完工,酷暑累死了數百人。
有文臣史官悍不畏死,怒斥聖上,被慶利帝一併下了獄,準備擇日斬首。
原本國家腐亂成這樣,敢死諫的萬中無一,更別說在直臣下獄後,還有人敢說話的了,卻沒想到,那陣子朝臣不知一起吃錯了什麼藥,竟然群起求情。
這樣一來,慶利帝該罰都不知從誰罰起——要是都殺了,皇帝恐怕得自己擼袖子下場幹活。
但若是真都放了,又下不來臺。
趙潯這時候倒成了“雪中送炭”的好藉口。
慶利帝在某位的建議下一琢磨,大筆一揮,竟還給了趙潯一個郡王的虛銜,藉口大赦天下,這事兒就算揭過了。
死了的平民自然不能復生,但或許百年後史書上好歹有人曾記得他們曾為何而死,也不知算不算幸運。
至於文臣們,傳聞此事之後,他們絡繹對定軍侯府遞過拜帖送過禮,有謠言說,從文臣群諫到郡王大赦,其後都有這位年前定軍侯的影子。
不過,所有拜帖謝燃卻一律以病推了。這些大臣對謝燃更為忌憚,認為其瞭解帝王,善於借勢已到爐火純青之勢,又是後話了。
總之,從這一晚起,謝燃和趙潯的命運,也真正被綁在了一起。
而命運的擺弄卻遠不止於此。
彼時謝燃並不知道,這其實是場徹頭徹尾的錯誤。
趙潯其實並不是皇子。
他所謂的身世是一個延綿二十年謊言的結局,一切卻遠沒有結束……一個更大謊言的開端正在悄然顯現。
他們早已泥足深陷。
--------------------
隔日更~
少年夢
直到被賜封,一切都十五歲的趙潯而言,都如同一場幻夢。他從一個貧民少年被裝進金玉砌成的郡王殼子裡,按部就班地完成那些祭祀宗廟的儀式,遠遠遙望御座之上的皇帝。
其實慶利帝並沒有民間謠傳那般欣喜,事實上,帝王已有五名正經皇嗣,並不多將這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